文/朱昌勤
在南朝梁代,京口曾有何逊、何思澄、何子朗三位诗人,其文学成就蜚声文坛,时人尊其为“东海三何”。“东海三何”的名称由来及其文学价值怎样呢?
“东海三何”,何思澄(约479-532年)、何子朗(生卒年月不详)为父子,何逊(约472-519年)为同一族人,他们的祖辈都是山东郯县人,而山东郯县在西晋时期曾经是东海郡所辖,因而才有了“东海三何”的说法。东海何氏是在西晋“八王之乱”之后,举族南迁到京口。当时的南徐州位于长江下游以南,其交通便利成为北方侨居首选,京口则是南徐州的州治所在地,因而东海何氏从此在京口繁衍生息。东海何氏家族,与同时期南迁而来的北方世家大族相比,属次等士族,其家族走向政治、步入官僚的人不多,但东海何氏却凭借出众的文学才能获得社会声望,到了南朝梁代,何逊、何思澄、何子朗,让东海何氏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梁书·列传》载,何逊是南朝天文学家何承天的曾孙,8岁能诗,20岁左右在当地成为秀才。当时的名流范云看到他的试策,大加称赞,与他结为“忘年之交”。何逊的仕途起初不得志。梁武帝天监中,他担任过建安王萧伟的水曹行参军,并随萧伟去了江州(今江西九江)。后来回到了建康,总算时来运转,被推荐给梁武帝,任其为安成王萧秀的参军事,兼尚书水部,故又称“何水部”。
何思澄同样博学多才却仕途一般。何思澄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少勤学,工文辞”。516年当时朝廷重臣徐勉、周舍以才干当朝,欣赏何思澄学问修养,因而,何思澄被推荐任治书侍御史,之后,任秣陵令,兼东宫通事舍人等职。531年何思澄出任黟县令,后任宣惠武陵王中录事参军。
何思澄之子何子朗,幼年聪慧,“早有才思”,从小受其父亲善文的熏陶和影响,少时学有所成,其文名震于京师。当时文坛大家周舍非常器重他,经常与之探讨学问,每次与他谈论时,均叹服其精通理学,有很好的才辩。何子朗历任员上散骑侍郎、周山令。
何逊、何思澄、何子朗在齐梁文坛俱擅文名,时人有句谚语:“东海三何,子朗最多。”何思澄听到后说:“这句话是错误的,如其不然,故当归逊。”事实上,三何之中何逊成就最大,何思澄才华出众,何子朗最为时人称道。《梁书》有载:“东海三何”文风相近,其诗歌作品,颇受梁代文坛领袖沈约的推崇。沈约尤其欣赏何逊的诗歌,曾对他说:“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何逊有诗作《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诗人非常注意用流畅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描摹自然景物,并在写景中表达出主观感受。
何思澄的诗歌同样受文坛领袖沈约的赏识,在他江州(今江西九江市)任职时,登庐山曾作《游庐山诗》,当时沈约看了此诗,大加称赞,自谓不如。沈约在京城建康郊外的住宅里新建一座楼阁,请书法家将何思澄的《游庐山诗》题于壁上。何思澄其诗今存三首,有题作《奉和湘东王教班婕妤诗》最被看重:“寂寂长信晚,雀声喧洞房。蜘蛛网高阁,驳藓被长廊。虚殿帘帷静,闲阶花蕊香。悠悠视日暮,还复守空床。”被徐陵收录诗歌总集《玉台新咏》之中。何思澄的文才深得朝廷赏识,516年梁武帝萧衍下令华林园学士共同编纂一部类书,由敕太子詹事徐勉主笔,又召何思澄、顾协等五人入华林参与撰写,历经八年共成七百卷,取名《华林遍略》,成书后流传甚广、成为后世类书编纂的蓝本。
何子朗与父何思澄同朝为官,在文学上与父一道享誉文坛,实为一荣也,只可惜年仅24岁便早夭了,甚为憾事。曾有文集行于世,但已散佚。幸亏还有诗歌留存至今,何子朗有《和虞记室骞古意诗》:“美人弄白日,灼灼当春牖。清镜对蛾眉,新花弄玉手。燕下拾地泥,风来吹细柳。君子何时归,与我酌樽酒。”何子朗曾作一篇《败冢赋》,其文辞非常工整、精辟。何子朗在世时名声就很大,当时人们常说:“人中爽爽何子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