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承龙
我老家在苏北农村,祖祖辈辈靠种田为生,记得小时候家里每年都种植大豆,常磨豆浆,爸爸挑到离家不远的集市去卖,换些零花钱。豆浆很浓,放一点自家熬的山芋糖,美味可口,奶奶总是让我先喝足。
爷爷是老中医,说常吃豆制品尤其是常喝豆浆,能强身健体少生病,促大脑发育更聪明。长大后阅历多了,我才知道爷爷说得很有道理。上世纪80年代,我从部队转业来到镇江工作,住在南门大街附近的下河头,到大街上买各种吃食非常方便,常买豆浆,但很难买到浓豆浆。
去年底,一位老汉在南门大街88号门前卖豆浆,称“王记——东北豆浆”,同时兼卖卤水豆腐。我每天都去买两袋豆浆,也偶尔买块豆腐。时间长了熟悉了,我们无话不说。老汉姓王,今年63岁,老家吉林白城子农村,童年和发小玩耍致右眼受伤全盲,左眼视力正常。老伴是同村人,和丈夫志同道合,共同经营豆浆生意。
问及他们为何来到镇江租用南门大街门面房卖豆浆,老汉的脸上立即堆满了笑容,说孙子去年考取了江苏大学,他们在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整天在家里事情不多,有人建议他们用家乡盛产的大豆做豆浆卖,赚点钱补贴家用。老汉觉得建议有道理,便立即购买了一台电动磨豆浆机,支起两口大灶,把家乡的大豆买来,开始生产豆浆。起初,他在南门大街88号的门口设临时摊点试卖,结果做出来的800多斤浓豆浆,早上从5点到7点就卖光。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们心里有了底气,便以每年12000元租了88号的门面房作为销售部,制浆作坊仍在江大附近的那套房子里,因为那儿面积大,方便生产豆浆,且能照顾到孙子的学习生活。他们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夫妻俩每天早上6点把三大保温桶豆浆拉到销售部。
把大豆磨成豆浆,经历浸泡、清洗、开机磨、烧制成浆、装进保温桶,再把豆渣清除干净,程序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特别是每天用大灶烧制三大锅豆浆,每锅约需一小时。这期间还得把孙子的早饭做好,让他吃饱去上学。夫妻二人忙的像陀螺一样,你问他们累不累,他们都说忙习惯了,不觉得累。
浓豆浆肯定比稀豆浆好卖,老汉说浓豆浆是亲手做的,原汁原味,比市场上的稀豆浆的价格还略低一些,买的人都货比三家,宁愿买对的不买贵的。我茫然不解,担心他们亏本或不赚钱。但仔细想想,悟出了其中的奥妙,俗话说“自己家门前的水塘深浅自己最清楚”,从家乡批发来的大豆质优价廉,又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销多了也就赚多了。正如王老汉说的,既然标榜“东北浓豆浆”,豆浆就是要浓,否则就砸了自己的牌子。
老汉的生意经还有薄利多销,买5袋赠一袋,花5元钱买6袋。我儿子的家住在江大附近,家里人口多,我隔三差五多买一些送过去。全家人都夸赞浓豆浆好喝,不过要我不要为他们过多操心,要我多保重身体。
在销售中,老汉主要负责卖,老伴负责分装。大保温桶最下端有一个放豆浆的龙头,从大保温桶里往小塑料袋里分装,每袋装一斤,每天早上装约一千袋。每袋的分量基本相当,到现在为止,买王老汉豆浆的人,还没有一个因分量不足而找上门来的。
老汉每天做豆浆的量不是一刀切,夏天和雨天只泡一百二十斤,冬天和晴天泡两百斤。有时泡多了,做出来的豆浆卖不掉。不久前的一天下大雨,卖剩下的80余袋豆浆,全部赠送给左邻右舍了。老汉说剩下的豆浆不能低价卖,有些人惯性思维,总以为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低价卖的就是劣质品,以后再来时,总误以为其中有赝品。所以对卖剩下的豆浆,宁愿赠给人家吃或送给人家做肥料。这让我想起媒体曾报道的,有的牛奶厂家对卖剩下的鲜牛奶,宁愿倒掉也不低价出售,是有一定道理的。
前段时间天气特别炎热,但王老汉的豆浆销售的热度不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行稳致远,王老汉讲诚信,销售的豆浆质量和分量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