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树高
人们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在安徽滁州,当地人都说,琅琊山既不高也不险名扬天下,就是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一篇《醉翁亭记》,而闻名遐迩。正是这篇《醉翁亭记》让许多文人墨客,千百年来一直在追寻。
也可以说,这篇《醉翁亭记》是我祖孙三代人都学习背诵过的古文。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我读初中,老师在讲解《醉翁亭记》时要求我们一定要背熟。这篇古文虽不长,可我在上学的路上却背诵了三天才把全文背出来。后来我女儿读初中,我与女儿一道又重背这篇古文。现在是小外孙女也学习这篇《醉翁亭记》了,我告诉她一定要好好地学习背诵,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
正因为有《醉翁亭记》,安徽滁州琅琊山一直是我惦念的地方。今年暑期8月中旬,我和老伴终于来到琅琊山,欣赏这琅琊山风貌。整个琅琊山景区很大,有115平方公里,包括醉翁亭片区、普贤片区、清流关片区等三大片区。最值得观赏的是琅琊山醉翁亭片区,面积4.98平方公里,这里主要有醉翁亭主题片区、同乐园旅游片区、琅琊秘境探幽片区、深秀湖休闲片区、南天门和琅琊阁揽胜五大片区。不论这几大片区如何,我是奔着醉翁亭而来。进入景区,我和老伴买好观光车票,跟随着人流直奔醉翁亭。
进入醉翁亭片区,我就一直跟在一个小导游后面,一方面抓紧拍照,另一方面听她讲解。醉翁亭始建于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琅琊寺僧智仙所建,滁州太守欧阳修为其命名并撰写《醉翁亭记》。后人仰慕欧公,宋元明清陆续增建了二贤堂、宝宋斋、冯公祠、意在亭、影香亭、古梅亭、解醒阁等,构成了琅琊山核心景观的八亭九院建筑群,形成了园内水中有亭,亭畔环水,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格局。导游告诉大家,醉翁亭片区内主要有泉、亭、梅、碑、石。泉,在片区里有五处泉水,不过现在泉水已很小了,门前的小溪水流也很弱,现在已不让人下去;亭,有“天下第一亭”的醉翁亭,除此还有七处亭子;梅,在醉翁亭西侧,有一株千年古梅,人们称之为“欧梅”,据说是欧阳修亲手所栽,是全国四大梅寿星之一;碑,这里有2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琅琊山摩崖石刻和碑文,有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还有历代文豪的碑文等;石,在“天外孑遗”院内有一尊乳白色的石头,据说这块石头是欧阳修在菱溪村看中,用三头黄牛拉回来的,石头四面有空洞,洞洞相连,在下面燃柴洞会冒烟。导游讲得有声有色,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当我和老伴步出庭院,环顾四周,一条道路直通山顶,琅琊寺就在前面的深山之中。道路两旁是绿荫葱葱的琅琊榆和醉翁榆,这是琅琊山特有的树种,树木高大覆盖整个山体,有资料显示,琅琊山森林覆盖率达85%,空气十分清新。在这里漫步,让人心旷神怡。我们向西走400米,一条长20多米高1米多的碑刻《醉翁亭记》出现在眼前。我停在那儿看着石碑,几位年轻人在我身旁缓缓而过,有一位说,这儿的文化底蕴深厚。欧阳老先生真会选地方,在这儿宴请宾朋好友 ,真是太美了。是啊,我也觉得这儿气候适宜,虽没有鲜艳的花草,但山谷静谧,这里的环境真是太美了。
在返回的路上,我对老伴说,明年暑假让女儿带外孙女也来看看,感受一下千百年来,这琅琊山的文化底蕴,领略一下真实的《醉翁亭记》整个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