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7日
第014版:最镇江

利用唐城再筑罗城,史弥坚修缮江防重镇

1992年,阳彭山考古发现宋代罗城夯土遗迹。

1996年,铁瓮城东垣顶部考古发现宋代罗城夯土遗迹。

2003年,北固山龙埂考古发现宋代罗城夯土遗迹。

□ 张剑 马彦如

北宋时期,唐代润州罗城犹存。据北宋王存(1023年-1101年)《登北固山》诗:“晚登北固顶,俛视南徐城,废垒何茫茫,山川迥纵横。千载竞谁有,六朝空战争。豪气不可问,古坟人正耕。”可见王存当时所见的罗城积废仍未治理。

唐代罗城旧有十门,南宋时,仅存八门。唐代城门在名称上被宋代继续使用因袭不变的有五座:东城的青阳门,南城的鹤林门、仁和门,北城的定波门、利涉门。

南宋立国之初,将主要兵力部署在巴蜀、荆襄、两淮地区,成为巩固南宋政权的第一道屏障。宋高宗定都临安,长江沿线的城市则成为拱卫京都的第二道屏障。镇江北临长江,京杭运河与临安相连,一旦失守,金兵便可溯河而下,因此,镇江是南宋时期的重要江防重镇。

史弥坚(1166年-1232年),南宋政治军事人物,字固叔,号玉林、沧洲,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为宰相史浩幼子,宁宗、理宗两朝丞相史弥远的胞弟。南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史弥坚调任镇江知府。

要防御金人入侵,首先需要加固城墙。史弥坚主持了镇江罗城全面的修缮和改造,利用唐城再筑罗城,东西南不变而北扩至北固山后峰和江边。他创修罗城的工程有两个重点:一是调整和改造城门,二是加筑临江北城垣。

南宋时因城周“分屯七军,十有七寨,其倚郭者各为门,以使出入;而居民参错,亦阑出自如,千径万隧,散无有纪”。史弥坚采取的措施是对镇江的城市防御体系进行全面的修缮和改造,增开城门7座,把北城墙延伸至北固山后峰之巅。

1991年秋,在大学山下发现宋代夯土城垣,夯筑层次清楚,内含大量陶瓷片,夯土厚达2—3米,呈南北走向。

1992年夏,考古工作者在阳彭山一带滑坡断面上,发现山体上加筑有城垣夯土。夯土厚约2米至3米,夯层清晰,层厚约 8-12厘米,内含相当多的宋代陶瓷遗物。

1994年1月,在气象台山住宅楼工地发现宋代夯土城垣。夯土层次清晰,结构内含与阳彭山宋夯土相似。呈南北走向,顶部铺设砖砌水沟,是城垣的排水设施。气象台山位于梦溪路的东侧,梦溪路的下面是明清东城的护城河。

1994年10月,中山桥东南侧五交化大楼工地,发现元末明初砖砌城垣遗迹,墙体完全为砖石结构,宽约5米,残存高度 2.5 米。它的走向在运河以东,与运河平行。此城系元末“至正十六年(1356年)明太祖以元帅耿再成守镇江时,以宋元旧址重筑,可见宋代城垣自子城向东南伸展。

通过考古发现以及对史料的梳理,镇江的考古工作者曾绘制出了宋代罗城的布局图:北城至长江路,经北固山折转,东抵大学山、气象台山一线,向东南方向延伸,西至鱼巷—山巷一线,经登云山路口折转,经阳彭山,南绕天福山,与东城垣抱合。由此可以证实史弥坚修缮的镇江城是镇江古代城池中地域范围最大的一座,因其“因山为垒,缘江为境”的特点,在全国古代城池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镇江城内渠岸狭窄,有很多宽不满一尺。嘉定十一年(1218年),镇江闸口水道淤塞,原有通接潮汛、调节启闭的石闸也因此“积岁不开,木玘石泐”。为改善这一状况,史弥坚与转运副使吴镗一起,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治水工程,改造了江口至南门的漕渠,重建了京口通航枢纽,还开挖了旧归水澳,将积土筑为堤垣,并修缮归水澳旧闸,使之接通漕渠。改建后的新水利枢纽归水澳,水面达到原有的3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宋嘉定七年(1214年),史弥坚还在镇江千秋桥南发起创建喜雨楼。据中国古代地理著作《方舆胜览》载:“楼在城内,规模宏壮,占一郡胜处,颇有登览之快。”因为开工之日,久旱的镇江忽然下起了雨,到收工之日,又逢下雨,于是,史弥坚就命名此楼叫喜雨楼,并亲自撰写记文。宋代诗人戴复古(号石屏,台州黄岩人)赋诗祝贺,诗云:“京口画楼三百所,第一新楼名喜雨。” 第一楼街由此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喜雨楼号称宋代京口第一名楼,后来成为文人宴集雅聚之所。

2023-07-17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61253.html 1 3 利用唐城再筑罗城,史弥坚修缮江防重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