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023年06月11日
第010版:江花·读书台

长江诗城奉节

■ 文/草长莺飞

津津有味地看完《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十期,不由得想起了长江诗城奉节。人生自有诗意,奉节与我相约。

奉节,古称“鱼复”,因“鳇鱼至此而复洞庭”得名,始建于战国中期公元前314年。公元222年,刘备从夷陵败退白帝城,改鱼复县为永安县。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为旌表诸葛亮“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崇高品质,改为“奉节”。奉节古属夔州,一直为巴蜀东北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2000多年来,上千诗人在夔州留下万余首传世名篇。走进奉节,所到之处均能感悟到长江诗城的优美意境。

奉节为什么被称为“诗城”?因为奉节是诗人的绘景之地,诗以映景,美不胜收。走下游船,伫立江边,凝望夔门,只见夹江两岸壁立千仞,犹如天造地设的大门。南岸的白盐山、北岸的赤甲山拔地而起,高数百丈,险峻雄奇。见此情景,杜甫诗云“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白居易激情满怀写下了《初入峡有感》:“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岸间,阔狭容一苇。”夔门扼守三峡门户,被世人誉为“夔门天下雄”,10元人民币曾用它的景观构图,如今成为三峡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奉节是诗人的抒情之地,千年爱恨,万古情殇。雨后初霁,江面云蒸霞蔚,水波粼粼,来往的船只悠悠游动。岸边杨柳依依,一片翠绿;游人熙熙攘攘,情侣牵手嬉笑,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江美景图。此景此情,不由得使我轻轻吟诵起刘禹锡的《竹枝词》来:“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千年名篇,开竹枝新风,寄峡江风情,称得上是“天下第一情诗”。想当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欢巴渝一带的民歌,写下了十多首《竹枝词》,为唐诗开辟了新的园地,备受后人称道。

奉节更是诗人的咏怀之地,令人感慨,唏嘘不已。远眺白帝城,山峦层叠,古木参天,红墙碧瓦的白帝庙掩映其中,就像一幅古朴清新的风景画。当我登临白帝城时,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立马闪现在脑海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天下第一快诗”热情洋溢,气势奔放,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李白重获自由后欣喜万分的情态,成为老少皆宜的传世佳句。凝望着滚滚长江,我思绪万千,虽然教了数十年语文,如果不身临其境,很难领略到诗人当时的真实心境。

走过风雨廊桥,来到白帝城下的忠义广场。迎面看到广场上耸立着诸葛亮的巨型雕像,敬畏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从刘玄德永安宫托孤,到冯玉祥出瞿塘抗倭,白帝城阅尽夔州沧桑,彰显了忠义与智慧的逐鹿,诗情与战火的交融。“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表现了杜甫对刘备诸葛亮君臣一体的敬意与感慨。杜甫晚年寓居夔州一年零九个月,触景生情,借古抒怀,创作了440余首诗,包括“登楼”“登高”“诸将五首”“秋兴八首”和“咏怀古迹五首”等名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的穷困潦倒、理想失落、流寓悲情令人哀怜与遗憾。

在奉节新城山脚下,建有一座诗城广场。广场上不仅安装了乒乓球台等健身器材供居民锻炼娱乐,还精心布置了与诗城结缘的著名诗人的雕像,如李白、杜甫、刘禹锡、苏轼、陆游等等。移步近前,只见诗人雕像青衫长褂,神色凝重,不知是忧伤思古,还是感怀当下,抑或是憧憬未来,为诗城平添了几分象征,也为游客升腾起一种缅怀,从心底认可诗城的当之无愧。

奉节独特的地理形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历代诗人的钟情与流连,也滋养了本地诗人的成长,哺育了众多的诗词爱好者。傅作楫、张伯翔等人的诗集为世人称颂,至今广为流传;“诗城女孩”向芝谊多次在《中国诗词大会》精彩亮相,夺得第六季诗词大会的亚军。目前,奉节已先后出版了《夔州诗全集》(共九册),共收录了奉节历代742位诗人4464首作品。由中华诗词学会、奉节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已进行了六届,去年第六届诗歌节大赛还特设“夔州诗人成长奖”,旨在激励和嘉奖奉节诗人提升创作水平。年前,首届2022中国川渝“中华诗城杯”少年诗词大会在奉节圆满落幕,来自川渝两地的百名诗词少年取得优异成绩。如果说中国是诗的国度,奉节理所当然就是诗的故园。2017年10月27日,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奉节县“中华诗城”称号,这块金字招牌乃实至名归。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在又一次去奉节的路上。书卷多情似故人,长江诗城奉节在远方。

2023-06-11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55387.html 1 3 长江诗城奉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