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高小琪
调研是一个听上去就能感受到巨大工作量的词汇。
所谓调研,乃是调查与研究的简写,其含义是通过各种探寻方式,比如现场访问、电话调查、拦截访问、网上调查、邮寄问卷等等,以期得到受访者的态度和意见或是真实的数据,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事物的总体特征。
学生的毕业论文是需要调研的,核心期刊的成果文章是需要调研的,企业的战略发展、政府的决策报告都是需要调研的。雇佣一家世界顶尖的、能够提供专业调研成果的公司(如麦肯锡),是需要支付高额费用以及超长时间周期的。
麦肯锡公司曾为招商局集团量身打造一份价值数百万的发展战略咨询报告,划分了产业政策、业务组合战略、战略业务群规划等多个工作小组,调研耗时长达三个多月。这样的报价之所以被市场认可,是因为他们所能提供的专业调研成果非常宝贵而具有建设性。譬如,某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为中国某移动设备公司所提供的咨询报告,帮助他们在一年内提升了十倍市场份额。
在股票市场,调查研究的成果被称为研报,内容包括公司研究、行业分析、投资策略、宏观策略等等。无论是证券价格还是风险投资,都在极大程度上倚仗于研报的分析与观点,而能否出具准确、翔实、具有指导意义的研报,是一家证券机构赖以生存的“看家本领”。
所以,一份调研报告最重要的价值,实际上就基于两个字:“有用”。
任何调研成果——无论是证明1+1=2,还是试验小白鼠对药物的适应性——其根本落脚点都应该在于“有用”二字。如果将人类的现有认知比作一张白纸上的蓝色圆形,那么调研成果就是在这张白纸上不断扩大圆的面积,将某一个原本不着色的区域涂蓝。
即便是“搞笑诺贝尔奖”,也要求研究成果源于生活、异于生活,具有“激发人们对科学、医学和技术的兴趣”的价值。或者提出一个从未有过的判断,或者探索一种从未有过的可能,这是学术上对优秀调研的最基本要求。
然而现实却相距甚远。翻一翻学生毕业论文、各机构调研成果甚至社科核心期刊,往往都是不知所云的陈述与罗列。有些调研文章像极了一部《新华词典》,充满了名词解释、名言引用,却没有内在逻辑;有些调研文章则像一篇工作总结,通篇都是连篇累牍的叙述与夸大其词的空想,既不揭示问题也不寻找答案。
如果将这样的调研文章拿去市场检验,恐怕会一文不值。
“有用”的调研,应当是一个逻辑思维的闭环。无论是结果导向还是问题导向,都应当遵循一条基本的逻辑,而这个逻辑必须是自洽的。譬如,基于典型案例的调研逻辑应当是:普遍问题阐述——针对性解决问题的个案——示范意义和可操作性分析;再譬如,基于问题的调研逻辑应当是:个案现状阐述——问题揭示——原因分析——对策探讨。
为了能让自己的调研成果更加实用,麦肯锡公司提出了一个名为“全新交付模式”的概念,按照流程和客户需求成立了如“解决方案”“先进数据分析”“回收改造服务”“贯彻实施”“数字实验室”等多个支持部门,手把手地帮助客户将调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管理中。
只有真实、效用和逻辑才是调研工作最重要的“铁三角”,其中任何一项都不容得半分糊弄与作假。无论是在标题对仗上、三段论上、字数上“磨洋工”,还是在实地探访时走马观花,又或者推导过程中缺乏坚实的逻辑基础,都只能生产出毫无意义的文字垃圾,而不是有价值的调查研究报告。
尊重逻辑、尊重事实、尊重实用性,才是调研的真正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