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孙建平
在淘宝上买了一本书,是美籍华裔作家张彤禾的译文纪实作品《打工女孩》。付了款,第二天书就到了,我很是喜欢。书的封面采用相框设计,主图片是一位穿着格子棉衣、围着红白相间的围巾的打工女孩素面朝天的照片,背景是各种手写字体的招工启事。收到书后,我认真地将书放在书桌的小书架上,珍藏了起来。这本书,是我过一段时间要去读的,而我现在在读的书,也是一本译文纪实作品,是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的《江城》。
有资料介绍,几年前,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译文纪实丛书,丛书希望引进外国优秀作品推动本土非虚构创作,这也是国内推出的第一个非虚构作品丛书。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家文学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推介文章,文章推介英国作家扶霞·邓洛普的纪实作品《鱼翅与花椒》,我对文章的推介非常感兴趣,就在网上买了《鱼翅与花椒》一书。读完了,很是喜欢,就又购买了译文纪实丛书中的其他几本,作者都是美国作家,有珍妮·拉斯卡斯的《看不见的美国》、迈克尔·麦尔的《东北游记》、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和《江城》、张彤禾的《打工女孩》。这些书以讲故事见长,主要是真实的故事,有外国人看中国,有美国人看美国。
《鱼翅与花椒》是2018年7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国人扶霞·邓洛普。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饮食奇妙多样。好多年来,我就特别喜欢饮食文化一类题材的文章和书籍。这些文字,感到既是和狭隘意义上的饮食有关,又有和饮食有关的广义的历史和人文。这些东西,我们不可能一一亲历,一一体验,但读其他亲历者的文字,也算是开阔了另外一种形式的视野,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体验。《鱼翅与花椒》一书就是这样,书里既有关于中国菜的故事,也有这些菜里所涉及到的相关地域的历史和人文。在书里,作者写了四川热闹的市场,甘肃北部荒僻的风景,福建的深山,以及迷人的扬州古城。书中呈现了中式菜肴让人难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描绘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在作者的笔下,我们可以用新的角度来了解熟悉的中国菜,以及这些菜式独一无二的气质,如论者所说,川菜的辣带着一丝丝甜,就像悠闲的四川人,总是带着甜甜的体贴;湘菜直接又毫无妥协余地,就跟那里培养出来的领袖人物一样;扬州菜则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温暖而抚慰人心。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是译文纪实丛书之一,作者是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这本书从2011年1月出版,到2022年4月,已经是第27次印刷,总印数达到了35万4千册。从这些数字里,大概可以看到这本书的受欢迎程度。全书分三部,城墙、村庄和工厂。城墙写作者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村庄讲述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重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取材于北京怀柔的三岔村;工厂一部,作者将视野投向浙江丽水,写中国东南部这座工业小城的城市生活场景。三个故事里,城墙的时间背景是2001年,村庄的时间背景是2002年,工厂的时间背景是2005年。大致来说,这些故事距离今天有20年左右的时间了。在这20年的时间里,我们祖国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站在新时代的路口,通过《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一书,回首往日国人艰辛而又充满理想与希望的奋斗历程,就会让人产生许多值得感动的东西。而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觉看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们又会产生一些不一样的感觉,有一些新的收获,即如《三联生活周刊》所评:“(彼得·海斯勒)的笔下是真中国,是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我在读这些书的时候,还有个感觉,就是读外国人看中国,与中国人看中国,会有一些不同的视野,也有不同的感受。苏轼有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了这些作品以后,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了苏轼的这句诗,也想,这些纪实作品,也可能是展示了我们身处的“山中”的另外一面。
与上面两本书外国人看中国的题材不一样,珍妮·拉斯卡斯的《看不见的美国》是美国人看美国的一本书。那天,我在一家书店闲逛,看到书架上陈列着这本书,书的外封有塑料纸包着,我看不到内页的内容。但是,我在看了书的封面,还有封底简单的文字介绍后,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我相信,这本书的选材视觉,我是喜欢的。《看不见的美国》一书,写了美国好多普通人的职业故事,有煤矿工人、外来劳务工、啦啦队员、空中交管员、枪支经销商、牛仔、北极石油钻井工人、黑人女货车司机、垃圾场工人。这些人的故事,帮助我们认识美国社会生活的另外一面,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照见我们自己。即如这本书的译者何雨珈所说,生活中,我们大多关注的往往是最高层或最底层,要拿首富作为崇拜艳羡的对象,要拿偏远山区那些最贫穷、吃不起饭的人作为怜悯的对象,却从未想过,在更接近我们的地方,有些庞大的人群需要我们单纯的关心。我们关心他们,就是关心我们自己。这些话,也是我喜欢《看不见的美国》这本书的理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