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02日
第012版:江花

记忆中的过年

■ 文/余锋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沿袭两千多年,一年之中最隆重、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百姓民众最期盼的阖家团聚,共享亲情的节日。

春节,俗称“过年”。早在农耕时代,岁末年初,天寒地冻,正值农闲,为了求得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们杀猪宰羊,祭祀祖先,庆祝丰收,酬劳自己一年的辛劳,久而久之,沿袭下来,便有了过年之说。传统的过年从腊八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岁月如歌,流逝的是岁月,沉淀的是记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过年记忆。悠悠岁月,很多往事已经淡忘,但儿时过年的情景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从未忘记。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每年腊八一过,过年的年味就扑面而来,越来越浓,这时外婆和母亲也比往日更加忙碌和辛劳,她们忙着腌制咸肉、咸鱼、灌香肠、做肉圆、蒸馒头、蒸包子,购买年货。那个年代国家正在实行计划经济,各种物资紧缺,人们几乎所有吃穿日用品都要计划,人们揣着各种票证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店家排队购买年货,优劣勿论,没有选择,过期作废,那时连豆腐、百叶、蔬菜、肥皂等都要凭票购买。记得每年过年前母亲都要买一些花生糖、炒米糖回来,特别好吃,现在已很难吃到那时的味道了。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对联贴到门上时,过年的喜庆气氛立马就出来了。三十晚上的年夜饭是过年的重头戏,也是一年中最丰盛、最讲究,人们最期盼的晚饭,鸡鱼肉蛋,荤的素的样样都有,摆满全桌,满满的仪式感。那时的三十晚上,外婆、父亲、母亲、我和弟弟我们一家三代人围坐在一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地吃着年夜饭,欢声笑语,祝福问候,其乐融融。外婆、父亲和母亲看着我们兄弟俩尽情地吃喝,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吃完年夜饭,我们兄弟俩到院子里和邻居小伙伴们聚在一起放鞭炮,一时间整个院子里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夜空,空气中都弥漫着硝烟的味道。我们兄弟俩和小伙伴们尽情玩耍,享受着过年的快乐,早已忘记了冬日的严寒。放完鞭炮回到家,母亲早已将第二天新年我们兄弟俩穿的新衣服、新鞋子、新袜子放在床边,我们美美地进入了梦乡。

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那年我们家刚好买了一台小黑白电视机,三十晚上我们全家三代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晚,当年的春晚虽然舞台、灯光、服装等比较简陋,和现在的春晚不可同日而语,但李谷一演唱的《乡恋》《难忘今宵》,郑绪岚演唱的《牧羊曲》《太阳岛上》,王景愚表演的喜剧小品《吃鸡》等节目堪称经典,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至今难忘。从那以后,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举办春晚,我们全家人也成了春晚的忠实观众,与春晚结下了不解之缘。春晚上有的歌曲第二天就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当年最火的热歌和经典作品,流传至今,演唱者也一夜成名,家喻户晓,如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费翔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陈红等演唱的《常回家看看》等歌曲。小品节目是每年春晚的亮点,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小品《主角与配角》,赵本山、范伟、高秀敏表演的小品《卖拐》,赵丽蓉、巩汉林表演的小品《如此包装》等,令人捧腹,好评如潮。春晚每年还有很多经典的舞蹈作品呈现给观众,记得2005年春晚,由21个聋哑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春晚到今年已整整举办了四十年,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陪伴着人们度过了多少难忘的岁月,它在带给人们欢乐的同时也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一年又一年,一岁又一岁,丰富了记忆,苍老了容颜,迎来了春光,送别了严寒。我怀念儿时的过年氛围,虽然那已是久远的记忆,但一切又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难忘,那样的温暖,那样的美好。

过年一言难尽,一生难忘。

2023-02-02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34150.html 1 3 记忆中的过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