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高小琪
前段时间,孩子的学校发布了一个假期征文大赛通知,并列出了一些推荐书目,周末我便带着她去书店挑书。
一番按图索骥之下,她失望地抱怨:怎么推荐的书都这么枯燥?不是主题太严肃,就是写法太死板,你看这本历史书,还没有家里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和《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好看呢。
一个一年级就读完七本《哈利·波特》、在书店能坐四五个小时不挪窝的小孩,如果她都产生了阅读抵触,说明有些书确实“味同嚼蜡”。
前段时间,“知乎”上有场争论,主角是两位知名儿童文学作家。一位是我童年时期非常喜欢的作家郑渊洁,经常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另一位则是几年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北京作协副主席曹文轩,他的作品被收入了全国大部分中小学的“必读书单”和“推荐书目”。
郑渊洁的文风活泼俏皮,想象力飞出天际,而曹文轩的笔风则华丽安静得多。二者故事内涵也大为不同。郑渊洁偏向从轻快中见辛辣,倘若你读不出故事中深层的讽刺与针砭时弊,也完全不影响阅读的畅快感。而曹文轩则偏向伤痛与苦难文学,需要一定专注与心智成熟度,才能读得出“苦中向乐”“哀而不伤”的内涵。
我曾见过两篇不同评论,将这两种儿童文学的差异描述得极好。一篇形容“小时读郑渊洁的童话,感觉从骨子里到头皮都开心起来”,另一篇则形容“读完《青铜葵花》难过了一个暑假……就像沉入了水底,背着一块无形的巨石”。
少年时期的阅读足以影响一生。正是基于这个观点,我观察了“知乎”上的一些发言,发现大部分人在童年时期是非常抵触深奥、晦涩、沉重的文学作品,而到了少年时期,内心逐渐成熟叛逆起来,思维独立性更强,对文学偏好会产生较大转变,可以阅读和理解严肃作品。
按照儿童心理学的推荐,一至二年级的学生处在形象思维时期,注意力不超过20分钟,更愿意借助声音、线条、色彩来了解世界,所以他们需要短小而充满想象力的故事;三四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尝试自然科学与历史故事,逐步从陪伴阅读走向独立阅读;五六年级则进入知识与伦理的飞速发展时期,可以阅读一些相对抽象的读物,但仍要具备足够的可读性。
太过深刻与悲伤的作品,不仅不能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还容易浇灭他们珍贵的阅读兴趣。
想起孩子有次问我,为什么老师教的写作方法都是华丽的比喻、生动的拟人、成语和名言的引用,而《哈利·波特》和《皮皮鲁》里却很少出现这样大段的比喻、拟人和名人名言?
我真想告诉她,莫言、余华甚至金庸,也都不爱写太华丽的辞藻,只有故事才是一部小说最重要的内核,是一个孩子步入书籍世界最重要的“领路人”。
所以,在不同年龄段给予孩子不同的精神食粮,并给予他们自由选择的空间,才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关键“密钥”。
我们希望孩子认识世界、理解世界,但需要慢慢来。我们要让他们欢声笑语地走进书店,上天入地地寻找热爱,废寝忘食地挑灯夜读,而不加以一丝纠偏。
感谢我的父母,不仅没有要求我在二年级啃下《红楼梦》,更给予了我选择《舒克贝塔历险记》与《机器猫》的自由,保护了那束珍贵的火苗,激发了写作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书中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与灵感,令我受益终身。
希望“懂得太多”的大人们,不要强加功利心在孩子身上,不要用“推荐书单”去左右他们的兴趣,更不要用“语文阅读试题”去绑手绑脚,我们应当只设置黑名单,告诉他们哪些不可以读,却不要设置白名单。
所谓儿童文学,在年幼时给予他们爱与快乐,在迷茫时给予他们坚韧与能量,便足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