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茅山是道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名山,茅山道教历史悠久,高道辈出,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张春蕾、夏和生伉俪长期关注茅山文化,积多年之研究,联袂撰写的《问道茅山三千年》一书,力求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茅山厚重的道教历史发展脉络,对茅山道教文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较强的可读性。
张春蕾老师是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比较文学专业教授,致力于对传统宗教文化的思考和比较,对镇江地方文化特别是茅山文化保持浓厚的兴趣;生长在茅山脚下的夏和生曾长期担任镇江市民族宗教局局长,现为市民宗局二级巡视员,对宗教文化具有较深的理论修养,也是茅山文化的热心传播者。
《问道茅山三千年》对茅山特有的文化符号进行了细致的诠释,这些文化因子有助于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迸发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从本期起,本栏目将每周一期,对该书部分内容进行连载,以飨读者。
张春蕾 夏和生
引言:道·道教·茅山道教。
道教与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中国民间的许多传统节日也与道教息息相关,但不少民众对道教常常是日用而不知,知之甚少。
一、道是什么?
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道家比儒家更早更古,中国文化的根大部分在道家和道教。“道”就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已经陪伴我们炎黄子孙走了两千年,不离不弃。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道家与道教,这个字无疑应该是“道”。汉语中有不少使用频率很高的词,如道路、道理、道德,都是与“道”相连的。
“道”字首见于西周金文,从“行”从“首”,其含义也由“行”与“首”二字结合而来。“行”的本义是道路,是行动;“首”的本义是人的头脑,可指代人。故“道”取象于“人行途中”,其本义是指人行于其间并能到达目的地的中间距离,即“道路”,内含“法则”与“规矩”之意。因为无法则、无规矩,便不能到达目的地。“道”是知行合一的标志,是思想和行为的统一。
“道”是宇宙万物之源,是万事万物的终极根源,“道”是本真、本源和本体的代名词,是统摄一切,而又运用在一切之中的。
“道”是天地运行的规律,至少包含了“反者道之动”“柔弱胜刚强”“无为无不为”等规律。如“反者道之动”,无论是大自然的春夏秋冬,还是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无论是花开花落、月圆月缺,还是盛极必衰、朝代更替,所有的事物都在循环往复之中。
二、道教是什么
在我国盛行的五大宗教中,道教是在中国本土形成的、以神仙信仰为特点的宗教,其他都是外来的宗教。东汉顺帝时代(126~144年)是比较一致公认的道教形成的年代,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也有学者和道教人士认为,道教形成的时间可追溯到春秋战国和西汉。按这样算来,道教在我国流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道家与道教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通俗地说,道家早于道教诞生。道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哲学派别,“道”是其最高的哲学范畴,主张尊道贵德、道法自然与清静无为。而道教则是在东汉年间形成的一种宗教实体,“道教”的意思即道的教化,它以“道”为最高信仰,以老子为教主,企图通过形体精神的修炼而“得道成仙”。道教诞生后,为提高自身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们援引道家哲学作为自己立教的思想,其实二者虽有联系,但不可混为一谈。
三、茅山道教是什么
笔者使用《问道茅山三千年》这个书名,最主要的角度与宗旨是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两千多年来,茅山道教历经挫折与坎坷,更多的是荣耀与辉煌,如何在总结前两千年的基础上,走好下一个千年?这是茅山高道大德们所要思考的大问题,也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
茅山就海拔高度而论,并不算高,仅有372米。就险度而说,与华山更不能相提并论,年轻人从山脚的任一个角落一个小时之内都可以攀登而上。就宽度广度而言,茅山核心景区面积只有11.51平方公里,加上外围面积,总共约36.2平方公里。但就是这么一座既不高而险也不广而深的山,两千多年来却牵动着无数达官贵人、骚人墨客、羽士隐者、善男信女的心。笔者曾经无数次站在大茅峰顶,眺望阡陌纵横的碧绿田野,鳞次栉比的万家灯火,思考茅山为什么自古号称“养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相对于长三角的广大平原地区,在周围都是一马平川的土地上,突然耸立起这么一座高山,带给人们何等的震撼与遐想。但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因为“道教圣地”。凡是去过并了解茅山的人,一想起茅山,他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的圣境,就会想起“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的仙山,就会想到“头戴冠巾,足登道靴,健步如飞,精神矍铄”的茅山道士。是的,茅山是和仙境、仙踪与仙人联系在一起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