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峥嵘
青春年少的时候,听了《白蛇传》的传说,更加热爱镇江这座古城。及至长大以后越发感受了古吴大地的胸襟和那浓浓的人文情怀,许多印记在脑海里终于铺陈为一道唯美的风景。
镇江,犹如一坛风味独特历久弥香的陈年香醋,散发着千年不绝的幽香。镇江,更像一位沉静温婉气质高雅的书香女子,挥手间便是淡淡的墨痕清香。翻开镇江的历史,犹如翻开了一部厚重的线装书,散发出的人文气息,令人心驰神往。走进镇江,就好比走进了一轴民俗风情画,粉墙黛瓦、枕江人家、老街深巷、江南布衣、南山青松、香醋肴肉……一踏上南徐之地,人就在片刻间迷失在一段段历史烟云之中。
在镇江,似乎一切的景观都有着时间的厚度和色彩:铁瓮城的墙脚跟、瘗鹤铭的残碑文、昭明太子的读书台以及赛珍珠的故居。古城镇江,她把最华丽的一面,深深地隐在了京口大地的怀抱。南朝陵、多景楼、米芾墓、梦溪园、伯先祠……那些江南先贤的背影,曾晃动在江水的皱褶里,飘逸在香醋的幽香中。
与香醋一样溢出陈年香气的镇江城,扑面而来的是点点滴滴的历史典藏,是古色古香的人文气息。一条小巷、一条运河、一座石桥、一座古宅,都能说出许多动人的故事。每一块青砖每一方石板,都给镇江打上了浓重的人文烙印。在坊巷里弄转悠,没准一不小心就会误闯某位历史名人的故居。
镇江的古宅,从历史的烟尘逶迤而来,浸满了丰厚的文化意蕴。当你漫不经心走进一座古屋,似乎能窥视到一点历史深处那泛黄的记忆,触摸到古屋主人的生命气息。梦溪园址,青墙黛瓦,古色古香,科学巨匠沈括在此写出了科学坐标——《梦溪笔谈》。“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川、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是对他一生的高度概括与评价;“听鹂山房”回廊依旧,莺啼绿映,那单檐歇山顶的房屋,曾是音乐家、诗文家戴颙研读音乐、抚琴整弦,创作了十八部曲的地方;招隐山内的读书台和增华阁,松风竹籁,泉水叮当,南梁昭明太子萧统曾在此编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总集——《昭明文选》,虽心血干枯、双目失明,衣带渐宽终不悔;位于市区西北登云山上的赛珍珠故居,坐北朝南,青砖洋瓦,印度别墅式建筑风格,美国作家赛珍珠曾在此居住18年,镇江的山水哺育了她,传统的文化熏陶了她,使她写出了中国农民题材三部曲《大地》,并由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镇江的山山水水,也许有一种特殊的营养。江南多水但不多山,水也大多是小桥流水,不多的山也都是温柔的小山。而镇江的山却是奇俊俏拔、雄强厚重,镇江的水却是一泻千里的滚滚长江。这种山水组合构成了幽深开阔的自然图景,自然不同于精致局促、多人为痕迹的小山小水。自然存在内化于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上,镇江的山容易养育宽厚刚毅、质朴平实的人文品性,镇江的水容易培育纯洁大气、宽容达观的人文品格。在典雅的江南有这样风骨奇异的一方山水,也吸引了那些厌恶俗世、热爱自然的古代隐士。这里的山水特性暗含了隐士旷达、高洁的精神气质。隐士们坚守生命的本质,坚守人格的独立与心灵的自由,他们远离浊世,并不是碌碌无为,他们在山水赋予的灵感中著书立说,让智慧与精神万古流芳。隐士的存在丰富了镇江山水的灵气文气,而掩藏在山林中的佛道文化也赋予了镇江的仁厚凝重。
镇江的青山绿水,不仅养育了众多的才子,也养育了钟灵毓秀的女儿。镇江古有美女二乔、才女杜秋娘、侠女梁红玉、孝女戴颙之女、烈女孙尚香,美、才、侠、孝、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些镇江女子身上体现得是何等充分!
镇江是纯朴自然的,没有任何矫揉造作,就像镇江城西的西津渡,那一条沧桑的小街,那一座苍劲的石塔。小街有着平民品质的质朴,而白塔那高耸的塔尖,古韵悠长,庄重典雅,夕阳西下,白色的石塔背靠云台山,安静地凝望对面模糊不清的长江水面,显得那样诚恳。
到了镇江,若不去西津渡真有负古代众多诗词大家,他们在诗词中做了那么多“广告”:什么“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半峰藏绀宇,片月浮银屏。”“淰淰江云空处动,离离灯火下方悬。”“云开云合山头月,潮落潮生渡口风。”历代文人在这块土地上与山水周旋,与大地结亲,为自然之美写下篇篇诗章。
镇江,这一坛浓香的陈年香醋,留给我们唇舌的是温热的醇厚滋味。镇江,更像一位熟稔的老友,实在让人怀想。其实,你到镇江,不品尝恒顺香醋也会醉倒在她的怀里的。
作者自述
张峥嵘 高级经济师,江苏省作协会员,镇江市知青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