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建华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毕业被分配到镇江的一家市级医院工作。医院面临长江,医院大门的马路对面就是浩瀚的长江了。因为工作的性质,常常要值夜班,第二天早上等到交接班结束,往往已是上午九点了,食堂的早餐时间已过。饥肠辘辘的我,只好到医院大门口右侧的面馆吃早餐,九分钱一碗的锅盖面。那时,我见识了镇江的锅盖面。
医院边上的面馆很简陋,面积只有十几平方米,灶台就在店门入口处,炉灶里烧的是黑煤炭。下面的师傅是一位三十七八岁的细瘦男子。“下二两面。”我对收款员说道,同时递上一角纸币,有时是五分二分一分的硬角子和二两江苏省或者全国通用粮票。
我站在锅旁,一边等待,一边看师傅下面。硕大的铁锅上面热气腾腾,沸腾的水雾气袅袅上升,下面师傅把一把把的面条团放进沸腾着的锅里,上面漂浮着一顶木质小圆锅盖,仿佛小船在慢慢游动。瘦条男子左手持小竹笼子,右手拿一副长竹筷子,大陶瓷碗早已团团围绕在锅边,碗里的酱油、葱花、熟猪油等调料也已经悉数备好。有点气人的是,下面师傅总是把我自带的搪瓷碗放在最后的位置,哪怕我来得最早也这样,看着下面师傅把热气腾腾的面条放在一个个碗里,剩下最后的又烂量又少的面条才给我时,我委屈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个势利眼的下面师傅见我不会说本地话,大概把我看成是外地来的病人陪护丫头了,还好,我的脾气很好,从没为此事和他吵过。
那个年代,物质还不怎么丰富。简易的小面馆没有浇头可选。光面一碗,我端回宿舍去吃。宿舍位于住院部,大门的门卫不认识我,因为已过了探视时间,他们以为我是病员家属呢!我总是要费上一番口舌,才能进得医院大门。呵,我是担心我的面条时间长了会越发糊啊!
那时,医院门口面馆的锅盖光面成了我的营养早餐。镇江锅盖面风味独特,不烂不硬,喷香爽口。浇头鲜嫩,面条有筋道。我是个土生土长的江南人,平时其实不太喜欢吃面食。但镇江的锅盖面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后来,我离开了镇江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调回到了家乡工作。看到大街小巷的镇江锅盖面馆,总是情不自禁地步入店堂,点上一碗香喷喷的锅盖面,一边享受美味,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岁月的日子,回到了我的第二故乡——历史文化名城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