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国瑞
一张海报使我居住的小区热闹起来。小区大门口公告栏里贴了一张公告:“明天(星期天)下午二时,在售楼处大厅里,邀请米勒·艾菲雅女士讲座,传授演示‘马芬’的制作,欢迎业主参加。”随即,小区道路旁、花园中、水池边、凉亭里三三两两的大爷大妈们便议论交谈起来。“马芬”是什么意思?艾菲雅是不是张大叔家的儿媳妇?前年快过新年时,楼长、业主代表张大叔的儿子一家从美国回来,儿媳妇是一位美国姑娘,名字就叫米勒·艾菲雅。大爷大妈们激情地争辩着,讨论着,你一言我一语,交头接耳,并一致表示明天准时参加。
周日下午,售楼处大厅里人头攒动,大爷大妈们提前赶来抢占了好座位,还有一些来晚了的,只得站着听讲。米勒·艾菲雅果真是张大叔的美国洋媳妇,她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先向大家问好,自我介绍,然后引入正题,介绍“马芬”。大爷大妈们一片笑声,原来“马芬就是蛋糕啊”。不过,家庭过日子,制作蛋糕确实实用,大家还是表示了欢迎。
艾菲雅介绍了“马芬”的历史,“马芬”是英文Muffin cake的音译,在英国叫松饼,在美国改良成简易蛋糕,美国家庭做蛋糕很普遍。“马芬”这一款简易蛋糕松软可口,可以做成多种品质,如巧克力的、水果的、干果的,也可以做成不同形状的,如圆的、方的、椭圆的,而且制作零失误。张大叔把家里的烘焙烤箱、搅拌器等制作工具都搬到台上,艾菲雅边讲解边演示。
艾菲雅当天演示的是巧克力味“马芬”的制作,制作蛋糕需要称重精准,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痩,不像做中餐,很多时候讲究感觉。投影仪打出了配方:黄油110克、细砂糖120克、鸡蛋150克(约3只)、低筋面粉200克、可可粉20克、黑巧克力75克、牛奶100克、泡打粉4克、新鲜樱桃10个装饰用,模具纸杯10只。把黄油软化回温,巧克力融化,鸡蛋打成蛋液;软化后的黄油加上细砂糖,用搅拌器搅拌成糊状,再慢慢地加入蛋液,不停地搅拌;慢慢加入一半的低筋面粉(小麦粉),不停地搅拌;加入牛奶,搅拌后再加入剩余的面粉和泡打粉,继续搅拌……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直到第八步送进175℃的烤箱烤15-20分钟,最后点缀了一个漂亮樱桃的“马芬”终于大功告成。
艾菲雅把制作好的蛋糕分发给大爷大妈们品尝,大家异口同声称赞香甜可口,并提出了许多疑问,准备回家后就试上一试。艾菲雅耐心地解答了提问,并答应去几户人家家里帮忙,现场指导。我的妻子也兴趣盎然,到街上釆购原料,自做“马芬”。我自然是一号点评师。几次尝试下来,终于做出了味道适合自家口味的“马芬”。
而最近小区里的大爷大妈们见面打招呼时都会互相询问:“今天你吃‘马芬’了吗?”小区里的“马芬”越来越普及了,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