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谷雨节气。中国诗歌网当天节选刊发了《天时谱》的“谷雨”章节。这部刚刚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正式发行的长篇纪实作品的写作者,是我市女作家钱兆南。
钱兆南创作涉及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多个文学体裁领域,至今创作300万字。这位镇江文坛的业余写作者自投身文学创作以来就关注“三农”主题,如同春燕垒巢一般构筑起“乡土纪实文学”系列。
创作题材 关注传统与现实交织的农村
“我从小就喜爱写作,但老知识分子的父亲并不赞同我以写作为业。”在京口区文联的一间办公室里,钱兆南如谈家常般打开了话匣子。也许是天性使然,对文字的那份酷爱,无论是上学期间还是在359医院和国企工作的这么多年里,她都在违背父愿直到今天。
钱兆南的多部力作,均关注农村题材。“这些年,我主要写‘三农’题材的纪实作品,这或许缘于我生在农村,对孕育万物生长的大地和乡村有着别样的恋情,对农民和农业生产方式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她坦言。
《跪向土地》是她的第一部长篇文学作品。每年都回南通老家过年的她,在2009年春节的时候,从与乡民们的交谈中得知农村正在实施“万顷良田”工程,感到新鲜,尤其对这种方式给农村带来的变化,产生了一种追问的心理。她开始跟踪调查采访,积累素材,并在几年之后写成了草稿。
她将草稿发送给一些文友老师们,老师们建议她进一步选择他地采访调查,多选几处蓝本,以反映全国普遍情况。钱兆南拓展了观察视野、充实了案例、丰富了内容,终于写就30多万字的《跪向土地》一书。这本书删删减减,最终留下28万字,于前年秋季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创作方法 以苦作舟的田野调查者
钱兆南坚守纯文学的创作之路,一路走来,她说:“苦多甘少、寂寞相伴,换来的是小众读者。”
在她已出版的图书中,均称自己是“田野调查者”。这一社会学研究方法,被钱兆南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来。
“我的第二本书《天时谱》,为了配好文中图片,我走村串户、下到农田……用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拍摄了大量的照片,选取其中的精彩之作插入书中。”钱兆南说,“《天时谱》的乡村行走还涉及活生生的农民及其家庭、生产环境。母亲守着土地一辈子,最终倒在田里也不愿离开乡村和土地,被我作为典型人物写进作品。”
这部被中国作协文艺评论家誉为“中国式的《瓦尔登湖》”的长篇跨文体非虚构文学作品,今年2月份一出版,即引来不少媒体的关注和荐读。清明节当日,“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等手机端和微信公号转载推出了“清明”章节。4月14日,中国作家网“书汇”栏目向全国读者进行了推荐。
创作态度 严肃又严谨状态投入工作
“我并不是一位高产作家,创作的过程也较长,《跪向土地》8年、《天时谱》6年。”钱兆南坦言,“但这至少说明我不是一个浮躁的人,能够沉得下心来做事,我的写作态度起码是严肃的。”
写桥的作品有很多,写关于镇江的桥还没有一部长篇。钱兆南正在以从镇江过境的第三座跨江大桥——五峰山大桥的建设工地为原型,写一部关于镇江大桥的长篇报告文学。
“去年1月24日夜间,一场多年不遇的大雪降临镇江,次日早晨冰雪封路。”钱兆南清晰地记得,那一夜根本没睡好觉,惦记着工地上的人和事。25日一大早她从九里街的家中出发,上午8点乘上公交车,直到接近中午11点才抵达大港医院的站台。“大桥建设项目指挥部的崔书记一见到我就急了,说‘我们工地全部停工,你好好的,不在家待着,到大桥捣蛋来了?’”
钱兆南认真严谨、吃尽苦头的事例,还有不少。2016年秋天,为了创作外来务工者建筑大军的报告文学作品,她来到江苏最北边的某住宅工地做了一名普通管理人员。为了收集第一手资料,她在附近的“城中村”找了间几平方米的民房租住,和工地建设者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创作路上艰辛跋涉,付出的汗水和泪水,逐渐有了回报。她在《天涯》《作品》《雨花》等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已发表30多万字的作品。自2014年以来,文学作品屡屡获奖,《蝴蝶在飞》服装厂打工系列之一的《衣魂》单篇散文,获得镇江市第八届文学艺术提名奖;《跪向土地》于2019年获得镇江市第九届文学艺术奖提名奖;还有多篇文学评论获得各级奖项。
(干光磊 梅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