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07日
第006版:看点

未负家乡教育和培养

镇中学霸校友,失联近60年后再聚首

1955年镇江中学物理兴趣小组合影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嵇钧生、陆永余,当年省镇中的两位学霸,分别考上清华和北大,工作后各奔前程,一个留在北京,一个去了武汉,因通迅不便失联56年。近日,他们通过《金山》杂志的公众号,得知对方的消息,重新联系上,感叹岁月流逝之余,更怀念家乡镇江的点点滴滴。

一篇散文打捞起 半个多世纪前记忆

2018年12月26日,《金山》杂志公众号的一个栏目上刊发了嵇钧生的作品《宜居镇江故乡思怀》。他远在云南的一位同学看到这篇文章,并推送给他们现居武汉的另一位同学陆永余。陆永余想办法找到《金山》杂志的电话,请杂志社编辑刘玉英帮忙联系作者嵇钧生。热心的编辑刘玉英立刻通过电话找到现居北京的嵇钧生,告诉他陆永余正在找他的消息,嵇钧生得知后非常激动,他告诉刘玉英,多年来他也一直在寻找陆的联系方式。

嵇钧生回忆,他和陆永余先后在穆源小学和省镇中同学,最后一次联系大约在1962年,此后最初还有联系,后来因双方工作单位变动,失去联系。多年来,他们一直在互相打听彼此的下落,没想到,现在通过《金山》杂志意外地联系上。

1月2日,两位耄耋年纪的老同学终于在近60年后重获联系。几天来,他们电话、视频、微信不断,诉说着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回忆在镇江同学时的种种往事,告知彼此的人生经历。在重新联系上的当天,陆永余激动地多吃了半碗饭。陆永余还告诉嵇钧生,自己回镇江曾到他幼时住过的老家找过他。

嵇钧生现为我国航空领域从事光学精密机械研究的专家,陆永余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桃李满天下,两位当年的学霸,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无私奉献,为祖国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都是镇江的骄傲。

陆永余,

得慰相思“可多活几年”

陆永余,1935年出生于镇江宝盖路福建会馆陆家花园,祖父有兄弟4人,生有7个子女,陆永余是家里的长房长子长孙。家里原先经营花园,负责镇江市区的鲜花供给。

陆永余幼时,父亲在武汉工作,家境贫困的他未能按年龄上小学,抗战胜利后,是好心的邻居资助他到薛家巷小学上学,1946年他跳级考进穆源小学读5年级,当时嵇均生读4年级。

两年后,陆永余小学毕业升入省镇中。1949年寒假,因患阑尾炎,无钱治疗,把自己典压给别人借到10个银圆,病好后缀学帮债主摆摊卖香烟。陆永余回忆,1949年4月23日,他亲眼看到解放军进城,队容整齐,深受感动。

1949年7月的一天,当时省镇中的马老师,看到陆永余趴在香烟摊上做数学题,问他为何不去学校读书,得知他因无钱失学。马老师告诉他,现在是新中国,读书不要钱。在马老师的帮助下,陆永余重新回到省镇中课堂。担心自己跟不上高二功课,他选择复读高一,遂和嵇均生成为同班同学。

陆永余记得,他和嵇均生同为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成员,关系很要好,“我们当时都是学霸。”他颇为骄傲地说。高中毕业后,陆永余考取北大,嵇均生考取清华,“我们双方学校相距不远,那时联系较多。”

毕业后,陆永余进入武汉铁路局的教育系统工作,先后担任中学、大专数学老师,曾获得过全国职工教育先进教师荣誉奖章,合作出版《概率统计辅导》。一直工作到70岁才正式退休,至今仍在担任义务辅导老师。陆永余说:“我曾因在基层工作自卑,现在我想通了,不管在哪个学校毕业,不管文凭的厚薄,只要一生认真工作,就值得自豪。”

多年来,他忘不了嵇钧生,前几年回镇江时还特意到嵇家居住的宝塔路福安里寻找,遗憾的是由于拆迁,未能找到旧迹。

他自言身体很好,生活幸福,现在和老同学联系上,“很开心,不亚于论文答对,更可以多活几年。”

搞科研工作的嵇钧生

至今保留当年合影

嵇钧生,1936年出生于镇江福安里,1946年入学穆源小学。陆永余在1948年送给他的贺年片上,年长一岁的陆永余谦逊地称嵇钧生为兄。嵇钧生说,虽然当时不同级,因学校设施简陋,小学5、6年级合并复式上课,他得以和高他一年级的陆永余熟悉。进入省镇中后,他再度和陆永余成为同学,并至今保留着他们同为物理兴趣小组同学的照片。

1960年,他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留校任教几年后,调入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主要专业范围为光学精密仪器、测试技术、模拟仿真及微细加工技术。先后主持过十多项科研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另获国家级新产品等其他奖数项,著有多本学术著作和论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提起嵇钧生的名字,很多镇江人都有印象。除了学术著作,他还曾编注出版记录镇江沦陷时,日寇烧杀淫掠罪行的历史文献《镇江沦陷记》。编著出版记录镇江“共产主义播火人”嵇直生平的纪实书籍《风雨人生路——嵇直纪实传奇》。他还在多家主流报刊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很多人奇怪,作为一名工科生的他,怎么会写文学作品,他说:“一个人的知识基础非常重要,我的基础教育是在穆源小学和省镇中打下的。”

他深情地回忆道,“那时穆源小学的一位完老师文学水平特别高,给我的小学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省镇中的教育质量非常好,我们一个班考取清华两个,北大三个,考取哈工大、南大等全国名校的有一半多。”

“我们当年是很要好的朋友。”跟陆永余一样,嵇钧生也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对方。多年来,他在同学群里打听,通过北京和镇江的同学打听,始终没找到。他和陆永余都十分感谢《金山》杂志,感谢编辑刘玉英为他们牵线搭桥。

嵇钧生几乎每年都会回镇江,“镇江变化太大,城市在变,学校在变”。

“我和陆永余都有很重要的感觉,我们十七八岁离开家乡,为什么一直忘不了家乡?”他说,“因为我们基础的人生观和知识,都是在镇江奠定的。我们没有辜负故乡镇江穆源小学和镇江中学对我们的教育和培养。”

(马彦如)

2019-01-07 未负家乡教育和培养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8948.html 1 3 镇中学霸校友,失联近60年后再聚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