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4日
第02版:要闻

安全监管从“人防”“技防”转向“智防”

以AI为支撑打造更高水平“平安渡运”

本报记者 陶立波

本报通讯员 马守营 费超

渡运风险防控是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镇江海事局以海事队伍“四化”建设为抓手,牢牢牵住“AI”这个新质生产力的牛鼻子,切实推动渡运安全监管从传统“人防”“技防”向“智防”转变,率先打造了以AI为支撑的更高水平“平安渡运”。

摆脱人盯死守

上线汽渡AI智能值班感知平台

“渡运安全的关键在于‘管好人’,首先要抓好渡船从业人员管理,才能确保渡船航行安全。”镇江海事局船舶监督处处长谭海涛说。针对渡船船员行为不规范、岸基值班人员支持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镇江海事局联合汽渡单位探索将AI视频监控技术应用到渡运智能监管中,将渡船船员疲劳驾驶、违规接打手机、横越不通过甚高频发布信息等7项,岸基值班人员脱岗、睡觉、玩手机等5项突出不安全行为纳入智能识别范围,对以上行为实施触圈告警、实时响应、精准管控。

“工作人员一旦有不安全行为,我们相关负责人手机就收到短信提醒,然后再通过手机软件实时查看监控画面,了解具体情况并及时干预处理。”镇扬汽渡科技信息部副经理王大祥介绍,为了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平台专门设置综合云控制台,可利用移动化办公APP接入监控画面,通过告警行为、告警通知、告警方式等手段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级处理。

目前,镇江海事局已指导推动辖区4家渡运企业、22艘营运渡船全部安装应用系统,并制定印发渡船AI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与运行标准,健全监控值班、系统运行、结果运用、评估完善等工作机制,成功将系统不安全行为识别率提升到95%以上,实现渡船船员履职操作更加规范,岸基支持保障更加有效。

突破传统管理

创新汽渡AI车载人数统计系统

“镇扬汽渡作为省道S243的越江枢纽,每日渡运车辆近万辆次,是长江沿线车流量和客流量最大的公路汽车渡口。”王大祥表示,镇扬汽渡早已实现过渡车辆信息的精准统计,但是对于车载人数统计,往往受限于人工计数方式,难以精确统计。

渡运人数的精确统计,不仅对提升渡运安全精细化、高效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海事部门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具有积极作用,是海事部门研判分析辖区渡运水域船舶横越风险的重要参考。

为此,镇江海事局指导镇扬汽渡将AI技术拓展应用到车载人数统计中,自主研发全国首个汽渡AI车载人数精准统计系统,通过车道安装的摄像头,多角度抓拍车辆内部乘客数量信息,并利用图像识别等算法智能识别、精准统计渡船载运的车辆及人数。

随着一辆又一辆汽车通过镇扬汽渡卡口,汽渡AI车载人数统计系统界面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不仅如此,汽渡AI车载人数统计系统还能通过航次智能分配算法实时检录车辆信息,实现“船站联动”科学合理调度,有力提高了车辆上下船效率,杜绝了超载等行为的发生。

克服瓶颈难题

研发不良视线航行辅助系统

“长江镇江段每年因雾天要封航十多次,在不良视线条件下,特别是江中突遇团雾时,会给船舶航行安全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镇江海事局指挥中心主任刘铸说。

为了解决不良视线条件下或突遇团雾时渡船航行风险难点问题,镇江海事局指导辖区渡运单位研发以毫米波雷达和双光谱热成像仪为支撑的不良视线渡船航行辅助系统,将毫米级雷达对目标物的定位与双光谱热成像仪获取到的船舶画面进行关联,在驾驶室便可直接观测航道画面,同时该系统还能提供江面障碍物定位、追踪以及码头导航等多种功能。

“在大雾、大风等恶劣天气时,渡船实行交通管制禁止航行,但就怕渡船在正常航行中遇到突发的暴雨、团雾等极端情况。”刘铸介绍,研发不良视线航行辅助系统,就能有效弥补暴雨、团雾等特殊情况下的视觉观测短板,提高渡船远距离瞭望和透雾观测能力,确保渡船能在突发不良视线下做到及时避让、安全航行。

运用科技创新为渡运安全监管赋能,有效破解了长期困扰基层执法效率的一系列瓶颈问题,推动渡运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下一步,镇江海事局将持续加强渡运安全治理,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打造更高水平“平安渡运”。

2024-06-14 安全监管从“人防”“技防”转向“智防”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13482.html 1 3 以AI为支撑打造更高水平“平安渡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