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郭淑娴
漫步西津渡,走几步就会看到一处古迹。它像一部耐人寻味的线装书,浓缩了千年历史与万种风情。其中,建于1914年的吉瑞里,曾因开有春顺和茶馆而热闹非凡,而广东火油商人卓翼堂建造的“七里一街”更是风格鲜明。
吉瑞里南通小码头街,西与德安里毗邻,长约130米,宽约2米。如今,吉瑞里共有2个券门与小码头街相通,其中一座券门旁留存的一口老井处便是春顺园包子店旧址。
“当年卓翼堂重修春顺和茶馆,在其中设立了一处档口卖包子,就是现在留存的春顺园包子店旧址。当年的老茶馆历经了几次重修,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只剩这口老井,勾起‘老镇江’对西津渡茶点的记忆。”“春顺和”经营者徐仰五如今在老“春顺和”的旧址上又立起了一座“春顺和”,这也是他和合伙人完成的一场文化“复刻”。
起初,徐仰五和合伙人租下春顺和旧址,是为了在文化街区“流通”文化,但在了解到吉瑞里、春顺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后,他们决定关掉经营6年的字画文化馆,重建“春顺和”。如今,改造后的春顺和保留了中式茶楼飞檐雕花的雅致,人们在店内不仅可以品尝到蟹黄汤包、锅盖面等镇江经典美食,还有金山翠芽及各地名茶,给过往游人提供一个歇脚、喝茶处。
用新形式呈现老味道的,还有位于吉瑞里24号的吉瑞里饭庄。这家开业9年的“老”饭庄,却用最“新”的方式征服食客。“如今的饭庄大堂和天井院子,是由4户民居改建而来。门外的老巷子、老外墙和门内的新中式陈设结合在一起,这样颇具特色的用餐环境能给食客带来享受、留下印象。”创始人姚磊坦言,选址吉瑞里并以巷名命名店名,既是看重吉瑞里的历史价值、文化底蕴,也是希望把老镇江基因、老街巷文化融入餐厅的成长。在姚磊看来,餐桌就是舞台,是用美食推介镇江,让人记住这里的真山真水真味道。
如今的吉瑞里,居民早已搬离,深巷饭庄、临街面店、商务茶会等业态入驻,老巷子在烟火蒸腾中焕新活力,鼎沸闹市氤氲着幸福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