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昱霖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打响,4月23日,古城镇江宣告解放。渡江战役之后,解放目标直指上海。这时总前委、第三野战军(以下简称“三野”)、中共中央华东局(以下简称“华东局”)等机关人员移驻何处最为理想?陈毅选择了江苏丹阳,因为丹阳地处宁沪线上,大运河贯通其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适中,目标不大,也利于部队集散和防空。所以从镇江解放的第二日起,总前委、三野、华东局等机关人员陆续移驻丹阳。
解放和接管上海,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然也需要各路人才各显神通,一时间丹阳也是群贤毕至。5月初,有一个人被华东局用车接到丹阳。华东局和三野的首长陈毅、曾山及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刘晓等人在丹阳大旅社亲切接见了这个人,他对着陈老总自责地说:“我没有能将起义部队全部带到解放区,感到……”不等他把话说完,陈毅就立刻说:“不!你已经胜利地完成了起义的任务,你的英勇爱国行动值得称赞!”
这个让陈毅宽慰和肯定的人是谁?他就是领导嘉兴起义的贾亦斌。
贾亦斌,1912年出生,湖北省阳新县人,18岁辍学从军,从国民党军的士兵升至少将。抗战时期先后参加淞沪、徐州、武汉、鄂西、长沙等大战役。1946年陆军大学特七期结业,由其上级彭位仁推荐到国民党的军委会青年军复员管理处第一组任少将组长,主管第一期青年军的复员和就学工作,与蒋经国认识、共事遂成至交。蒋经国任青年军政治部中将主任,青年军各部门人员由他亲自挑选过问,因此青年军又称“太子军”。贾做事果断,很有才干,并著有《论预备干部制度》一书。经蒋经国力荐任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副局长、代理局长。极受蒋经国赏识的贾亦斌,在旁人看来仕途无量、前程无忧。但贾亦斌思想进步、为人清廉正直,抗战结束后反对打内战,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黑暗、贪污腐败十分不满。1948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军事上节节失利,蒋经国上海“打虎”失败,贾亦斌劝谏蒋经国无果,遂彻底绝望,决心投向共产党。10月中旬,为了“掌握武装”,贾亦斌曾专程到镇江等地了解军情。10月下旬,贾亦斌与自己陆军大学同学、在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军务局任职的段伯宇(我党地下工作者,但当时已与组织长期失去联系)在中山陵一番交流后,两人确定“要自己抓武装”这一行动方针,找机会进行起义。
正好此时国民党兵源涸枯,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决定加紧第二线兵团的编组训练,首先在江南组建30个军,为了解决军官的来源,决定在嘉兴成立南京国民政府的国防部预备干部训练团第一总队,由预备干部局代理局长贾亦斌兼任总队长。这个安排也给了贾亦斌掌握自己武装的机会。
在段伯宇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后,1949年元旦,负责策反工作的中共上海策反委员会张执一将段伯宇介绍给策反委员会的李正文,由李正文直接领导段伯宇、贾亦斌等人,加强起义工作。1949年2月预干总队调往嘉兴,扩充为预干训练团,下设3个总队,嘉兴为第一总队,贾亦斌兼任预干训练团团长。
贾亦斌为起义在第一总队的思想政治、组织、军事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与总队学员同甘共苦,深受学员爱戴,争取到总队绝大部分人支持起义。虽然因为形势的变化(例如贾亦斌被怀疑、撤职)和服务于全局(例如要从大局考虑起义造成的影响)等原因,原定配合渡江战役的嘉兴起义提前了。4月7日凌晨,嘉兴起义爆发,当日下午5时,队伍在乌镇正式宣布起义。国民党以重兵围追堵截起义队伍,甚至调动了防守长江的部队。当夜起义部队分3路突围,9日在双林镇会合,11日在妙西良村又被包围。战斗到14日,一部分牺牲,其中有起义领导人刘异;部分失散;2239人被俘,押回嘉兴规训,于4月开赴广州转至厦门。在第一大队队长李恺寅的掩护下,贾亦斌成功突围,负伤后被梅溪地区游击队救起,渡江战役后,游击队介绍贾亦斌去芜湖再转南京军管会,贾亦斌回到了南京。撤退至香港的李正文看到报纸上说贾亦斌已经牺牲,便前往南京去慰问,却惊喜地发现贾亦斌还活着。数日后,李正文请华东局派李庆方开车把贾亦斌接到了丹阳,这才有了文章开头贾亦斌被陈毅等人亲切接见的一幕。
嘉兴起义在军事上要冒很大风险,这是当时策反委员会和贾亦斌等人商讨后可以预判的,但还是决定起义,是因为可以取得三个目的:一是作为蒋经国“太子军”的嫡系部队起义,对蒋政治上是一大打击;二是在大后方起义,造成人心惶惶,动摇其军心;三是打破它建立30个新军的计划。由于“太子军”的起义,蒋经国痛哭流涕向其父作自我检讨,蒋介石更是暴跳如雷,痛斥其子“无能”“用人失策”。最后这三个目的达到了,所以陈毅是如此肯定贾亦斌的起义之举,确实是值得赞扬的英勇爱国行动。
在丹阳受到三野和中共中央上海局领导人接见后,贾亦斌学习了党的有关城市工作的各项政策,并被派到三野参加联络工作。上海解放后,贾亦斌奉命进入上海,被任命为上海市公安局干部训练班副主任。
贾亦斌曾表示“干革命不可能不冒一点风险,既然组织上叫干,就应当干”,在举行起义前,仅向党组织提出:万一自己牺牲了,请党组织批准自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上报后经中共上海局审查,很快批准他成为中共党员。1956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之前经受过审查的贾亦斌恢复党籍,不公开中共党员身份,单线联系。1957年,贾亦斌加入民革。贾亦斌历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名誉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他为民族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2年4月19日,贾亦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