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青 陈新
本报记者 崔宁华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丹徒区宝堰镇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第一引擎”,通过实施党建引领、共建共享、同心共富“同心工程”,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新动能和新机制,为村集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金钥匙”。数据显示,全镇6个行政村年平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48.58万元,同比增长约31.29%。
同心汇聚,夯实发展根基
俗话说: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宝堰镇积极探索“同心合伙人”模式,构建“党委主导、支部落实”的工作机制,4名第一书记、6个村党委、20个合作社和36家党员示范户组建“同心合伙人”队伍,形成由“单个运行”向“融合共建”转变,由“单兵作战”向“协同抱团”转变。同时,依托各村资源优势,制定“一村一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走共同富裕之路。
村干部是撑起一方的“顶梁柱”、带动一村的“领头雁”。宝堰镇党委始终坚持“事业为上、有为有位”的选人用人原则,把“伯乐相马”变为“赛场选马”,在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生态环保、信访化解、防汛抗旱等急难险重和中心工作中,近距离了解干部表现,推动干部任用节点考察向日常考察延伸,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干部队伍。实施“能人”计划,建立村级人才库,明确村能人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近年,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中选拔村工作人员17人;动员11名村干部实施学历“8090”计划;储备“乡村振兴后备人才”22人,不断优化宝堰“新农干”基层组织结构。
同行护航,优化发展机制
为了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宝堰镇党委在全镇6个村推行村级目标考核和村干部绩效考核,把村集体经营性增收作为村党组织考核的重要标准,并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享受待遇挂钩,通过“硬核考核”激发村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以“头雁效应”释放“群雁效应”。
持续做好城乡“融合发展”文章,统筹整合各村优势资源,在旅游产业上下功夫,积极融入茅山大旅游。以革命烈士纪念馆建设为突破口,打好革命老区牌,让红色和古镇相得益彰。以宝堰历史街区为圆心,放大辐射效应,持续推广“大宝堰福”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串联起周边旅游景点,形成由“创、游、学、研、吃、住、行、感”组成的具有独特风貌的旅游线路,促进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文化旅游不断交织渗透。同时,以传统庙会、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专场推介会、笔走江南 心绘宝堰——2023振兴“江南抗战第一镇”全国诗书画巡展等活动为契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掀起文化旅游热潮,助力各村特色农产品顺畅“走出去”,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同频共振,激活发展动能
走进宝堰镇华润渔光互补项目建设现场,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硅晶板整齐排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渔光互补”项目通过在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利用太阳能发电,下方水域发展特色养殖,使水域空间得到全方位立体利用,同时光伏板能遮挡阳光,降低水面温度,为鱼虾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5.7亿元,占地约2300亩,是该镇徐巷村、团结村、鲁溪村3个行政村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示范项目。
“‘抱团发展’式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唤醒了沉睡的闲散资源,撬动了社会资本,实现了闲散低效资源的整合、富裕村和薄弱村的优势互补,更有利于集体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该镇党委书记张彦表示。
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强支撑,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该镇坚持以项目化思维,因地制宜找准具体可行项目,以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和新活力,破解各村发展瓶颈。团结村高端食用菌大棚项目,年增加村集体收入7.5万元。全年新增省级家庭农场2家、市级家庭农场2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6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销售额达到160余万元。此外,构建“支部建在产业链”长效机制,以宝堰现代农业产业科创园为载体,先后招引5家农业企业入驻园区,实现产业结构逐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