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永广
螺蛳是一种硬壳软体动物,记得我小时候,每年春天,只要是江淮水乡,在河边溪涧,卷起裤管,沿着水草,下河随手一捞,都能捞起许多。
螺蛳作为菜肴,它的肉可不像鱼,嚼在嘴中,感觉它的肉不仅鲜美,而且柔中有韧劲。再说,鱼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而吃螺蛳,在春暖花开时节,感觉味道为最好。
在我的家乡,过去农村人比较贫穷,这水塘沟渠的螺蛳,自然成了每家桌上受欢迎的菜。因为螺蛳肉结实、鲜香,又有嚼头,这道菜,无论是过去贫穷年代,还是现在生活富足时代,人们都是百吃不厌。
螺蛳的吃法很多,可红炒白煮,也可煮熟挑出螺肉,拌、醉、糟、炝,无不适宜。而且螺蛳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还有清热、明目、养肝之功效,是减肥人士的美味佳肴。
螺蛳生活在淡水里,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不管是在水草茂盛的湖泊、水库,还是小河、小溪、池塘、沟渠、稻田内,随处可见它的身影。但是螺蛳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水污染了,它就会很快死去。
吃螺蛳,有几道程序。从河塘里刚摸来的螺蛳,需搓洗后换上清水静养一天,让螺蛳把肚子中的泥沙吐出,第二天再把螺蛳放在筲箕里擦洗干净,然后用剪刀或钳子从底部第二节下钳,剪去尾部,为的是去除余下的一点点泥沙,同时也让螺蛳在烹炒时更加容易入味。接着把螺蛳泡在清水中,滴上几滴菜油或者放入一件生锈的铁器,可加速螺蛳吐出污物和小螺蛳。只有这样洗出来的螺蛳才会干净,没有异味。
相比于鱼虾,螺蛳这道菜,取料大众、易得,家家会做,人人爱吃。螺蛳的食法颇多,在江淮地区,以爆炒螺蛳最为常见。爆炒螺蛳是一道普通的家常菜,看似简单,其实还是要有一点诀窍的,因为,火候不到螺蛳吮不出来,火候过了则螺蛳变硬,味同嚼蜡。爆炒螺蛳时要先在烧热的铁锅里倒入菜油,趁旺火热油,加生姜、辣椒、葱花煸出香味,迅速倒入沥干水分的螺蛳,加大火炒,再倒入黄酒、酱油、盐、豆瓣酱,盖上锅盖焖一下让其入味;添加适量的水,继续用大火烧,掌握好螺蛳的断生度,至螺口上的厣脱落时,大概在五分钟就可以起锅,出锅前再放些许白糖、味精和胡椒粉,装入白瓷盘,再撒些葱花。当青黑的螺蛳、红红的汤汁、青青的小葱、白白的瓷盘出现在眼前时,闻着那香味,谁都会垂涎欲滴。
螺蛳除了爆炒也可白煮。如“螺蛳豆腐羹”,先将螺蛳氽至断生,挑出螺肉,加豆腐、肉汁汤等配调料烧煮,最后用湿淀粉勾芡成羹,口感特佳,颇具风味。原汁原味的“汆螺蛳”,选用体大壳薄的青壳螺蛳,用沸水一氽,吮出螺肉,用酱油、黄酒、米醋、葱花、姜末、胡椒粉等调成的酱卤蘸吃,滋味清鲜悠长。若是螺蛳较少,就拿它同韭菜一起烧汤,也可加个鸡蛋,做成“螺蛳鸡蛋羹”,等到汤咕噜咕噜冒气泡时,那扑鼻的香味十分诱人。
现在交通运输发达,过去只有在水乡才能吃到的螺蛳,如今在北方地区,同样也可吃到。有一年我去北方某城市出差,发现无论大小排档或者星级饭店,都可见到螺蛳这道菜,因为螺蛳肉集“鲜、辣、爽、烫”于一身,更是征服了大江南北人的胃口。
虽然食客吃螺蛳菜的姿态各不相同,但我想,不管怎样吃,也不管吃法是雅是俗,只要能够体会到美味佳肴的意韵,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