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力
本报通讯员 曹伦平 刘琦
“回首这段日子,真的感觉做了一场噩梦!”近日,在镇江市公安局润州分局会议室,小冯(化名)回忆自己为赚大钱,误入招工陷阱,被骗至缅甸后的遭遇,依然后怕不已。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现身说法,提醒年轻人求职一定要小心新型诈骗。
一则招聘信息,让他怦然心动
小冯今年23岁,中专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因此平时比较留心各类招聘信息。他的噩梦,来自去年底在聊天软件“蝙蝠”上看到的一则招聘信息。信息发布者自称在泰国高薪招工。心动之余,小冯和发布者取得了联系。发布者先是炫耀自己在泰国的优越生活,紧接着告诉小冯,泰国这边正在招募客服,每个月包吃包住,还有两三万元人民币的收入。
小冯有点心动,在连续几天求职碰壁后,他主动联系了这个高薪招工信息发布者,并询问相关事宜。对方在得知小冯没有护照后,声称会安排其飞往南宁再行偷渡,并承担他的全部费用。
小冯刚飞抵南宁,便收到了对方发来的酒店信息和“蛇头”联系方式。接着小冯从南宁来到百色,与接头司机和另一名学生模样的求职者小王好吃好喝大半天后,趁着天黑翻了两座山,越过边境来到了越南。
到越南之后,小冯和小王被搜走了手机,经过多日的辗转,两人被带到了缅甸。
求职梦破灭,他陷入了噩梦
来到所谓的公司后,眼前的每个人都是荷枪实弹,小冯这才知道,自己这是被骗到了诈骗公司。实在没办法,小冯只能按照对方说的去干,先是培训,然后投入“工作”。
据小冯介绍,所谓的工作,就是在蝙蝠、纸飞机、小红书、贴吧、抖音,以及各种论坛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利用高薪引诱他人出境,每月诈骗2人才算完成指标。所谓的高薪,完全是幌子,身边的一些“老同事”不仅没有赚到什么钱,有的反而欠了公司不少钱。小冯也曾想过逃跑,但公司四周是5米多高的围墙,还有一些人在站岗,想要跑出去,几乎是天方夜谭。他还常常受到威胁,如果不服从工作安排,就会遭受毒打。
小冯工作没几天,就接到部门解散的通知,以为噩梦结束的小冯又被“转手”到另外一家公司,专门做诈骗。公司里共有100多人,吃住都在一个大院子里。小冯经过培训和考核后,被安排正式“上岗”,加入一个诈骗小组。小组共有七八个人,大家各司其职,实施电信诈骗。就这样,小冯从一名受害者,蜕变成为诈骗集团里的一员。
这样的日子大约过了两周,“幸运”真的降临到了小冯的头上。听说公司大老板下发通知,可以让一批人免掉偷渡费、软件费等各类赔付,安排回国。后来小冯才了解到,这是当地诈骗组织迫于中方大力度打击而采取的无奈之举。小冯报名后,又等了好久,这才被遣送回国。
“踏上祖国的土地后,心里感到格外温暖、踏实!”小冯说,这段惨痛的经历再次说明,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只有凭自己的双手努力去挣钱,才能真真正正把日子过好。同时,小冯内心不免又有些忐忑,毕竟自己最终成了诈骗集团里的一员。
警方提醒:年轻人求职当心陷阱
针对缅北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峻形势,公安部部署云南等地公安机关深入推进边境警务执法合作,持续开展多轮打击行动。去年共有4.1万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移交我方,一大批境外诈骗窝点被成功铲除,狠狠打击了境外诈骗集团的嚣张气焰。正是基于雷霆万钧的打击行动,小冯才得以安全返回国内。
近年来,不断有不法分子在网络社交平台以优厚待遇为诱饵,诱骗群众前往境外从事诈骗等非法活动。这些不法分子往往打着“轻松挣钱”“快速致富”的旗号,承诺提供高薪岗位和优质生活环境,例如高薪打字员、高薪接线员等,收入丰厚。求职者一旦坠入这一陷阱,来到境外,便会陷入噩梦。
据润州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解嘉介绍,这类新型招工陷阱,受骗者大多像小冯一样,没有护照,被诈骗团伙安排偷渡过境。如果受骗者有护照,诈骗团伙则会安排他们坐飞机到泰国,然后将他们强行带至缅甸。除了高薪打字、高薪客服外,诈骗团伙还会以一些兼职,如帮忙背黄金、背电子芯片这类走私活动为诱饵。受骗人同样只要一出境,就会失去人身自由,跌入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