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1日
第01版:头版

崇贤里王氏宗祠:

见证历史变迁 讲好红色故事

扫描二维码追寻梦想的足迹 视频制作 盛林娟 栾继业

本报通讯员 王丽青 王志乐

本报记者 栾继业

在镇江经开区圌山脚下、金港大道北约100米处的一片万亩良田中,有一处徽派风格古建筑。青砖灰瓦在绿油油的麦田中非常醒目。这便是东乡一带知名的崇贤里王氏宗祠。清明前夕,记者走进这座已有近400年历史的明清建筑,探访沧桑巨变中那些尘封的往事,追寻烽火岁月里红色梦想的印记。

明清宗祠 古建留芳

“崇贤里王氏宗祠所在的位置原本是镇江东乡大路镇的王巷村,祠堂最初由王氏族人在宋淳熙二年兴建,现在能看到的最老古建筑是明崇祯年间的……”王氏宗祠的两位志愿守护者王春明和王鸿一边指引着参观,一边娓娓道来。他俩都是王氏后人,侃侃而谈之中,显露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

占地不到3亩的王氏宗祠坐西朝东,三进五开间,总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第一进为门厅,斗拱木雕梁柱保存完好。第二进前有青砖砌成的明代仪门,正反面都有砖雕,可惜的是门前石马、石鼓在村庄搬迁时遗失,如今只残存底座;仪门背后的匾额位置,依稀还可辨认出砖刻的“敬宗收族”四个大字。 进仪门后是二进的院落,正厅前有三阶青石月台。王春明介绍说,正厅中堂原挂有牌匾“严礼堂”,族谱中记载了当地王氏一族来源于山东琅琊,与南京乌衣巷中的王家也有渊源。第三进则是寝堂。作为镇江地区年代古老、保存较好、规格较高的祠堂之一,王氏宗祠是研究镇江地区明清宗祠建筑、砖木雕刻艺术和民俗文化、人口迁移的重要实物。

革命文物 红色见证

同行的镇江经开区宣传统战部文旅产业科副科长汤铭明告诉记者,王氏宗祠不仅在2007年和2019年先后被政府认定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和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4月20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还公布王氏宗祠为江苏省革命文物。这是因为1945年8月,山北县圌山区抗日民主政府在崇贤里王氏宗祠成立了新四军山北县圌山区青年文工团,这里是其驻地。

据了解,当时文工团的负责人为戴亮、何梅祥,剧团人员主要是南元、北元、大东等3乡的民兵干部、小学教师和文艺骨干,有编剧王冰和戴同柏、戴宗祥、王元生、陶道生、张典芳等十余人。剧团经费以南元乡的公粮垫支,由区政府结算。编创人员广泛深入生活,以本地抗日斗争事迹为题材,编演秧歌舞、小扬剧,也编写麒麟词、荡湖船等形式的文艺节目,提供民间艺人演出,宣传抗日、教育群众。剧团人员先后编演了《王小二参军》《浪子回头》《戴大先生》和《新渔家女》等小扬剧,在群众中影响较大。

1945年10月,由张典芳主演的多幕扬剧《难女回乡记》在石桥华山全县万名民兵大检阅时演出,取得轰动效应,鼓舞了全县军民的斗志。不久,新四军北撤,剧团部分人员随军北上,其余人员则就地隐蔽。

全面修缮 迎来新生

沧海桑田,新中国建立后,扬中县王巷小学在王氏宗祠“安家”,古建筑为教书育人又发挥作用。今年49岁的王春明是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他说,他就曾就读于王巷小学,父亲原是村里的老年协会会长,长年为保护王氏宗祠义务操劳。当看到父亲年事已高、力不从心时,出于对革命前辈的尊重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他和十来位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从父辈手中接过了守护的重任。

王氏宗祠的庭院中有一株与宗祠同龄的桂花树。这棵主干已死的老树近来枯木逢春,树的底部又发出了新枝新芽,这似乎也在昭示着王氏宗祠近百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全面修缮所带来的新生。

2020年初,镇江经开区相关部门着手规划了崇贤里王氏宗祠的修缮工作。2021年4月,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复同意王氏宗祠维修工程方案;2022年11月,维修工程正式实施。两年来,国家文物局先后对崇贤里王氏宗祠维修工程下达了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447万元。目前,修缮工程已按要求如期完成修旧如旧、通过初步验收,所有检验报告均达到了标准。

汤铭明表示,在成功完成修缮工程的基础上,相关部门会进一步做好规划,优化周边环境、活化利用好资源、促进文旅融合,打造一处红色教育基地,目前相关布展在筹备之中。王春明还补充说,随着修缮工程的完成,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参观纪念,不少人在登过圌山后会从乡野田间开车、骑行或漫步来此,感受红色记忆。因为王氏宗祠曾走出过王东方、王若谷、王思敏、王洞若等知名革命者,志愿者们正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为讲好红色故事集聚更多能量。

2024-04-01 崇贤里王氏宗祠: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03099.html 1 3 见证历史变迁 讲好红色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