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 翔
一则外地的新闻,牵涉到咱镇江。
上个月,教育部同意江南大学新修订的章程。随即江南大学在12月13日,正式发布声明:学校名称为江南大学,简称“江大”。无锡的江南大学叫江大了,那么咱镇江的江苏大学咋办?
不禁想起当年一场热热闹闹的网络争论。2015年6月,南昌大学发布由江西省教育厅核准发布的章程,将“南大”定为自己的学校简称。消息传出,引发了部分南京大学师生的不满。包括有报道称,2001年南京大学就注册了“南大”商标,南昌大学如果使用“南大”简称就侵犯了知识产权。7月,南京大学有关方面也在校园BBS“校长信箱”版回应,表示“学校已向教育部、江西省教育厅表示了我校及广大师生对此事的严重关切。”而教育部的回复则是让两校自行协商。但这场舆论纷争的结果,或许并不如南大人的意。网终最终留下的,却是一连串高校简称“撞车”名场面的梗。南大师生的怒气,终成就了网络舆论场的欢乐。
且看看这些“撞车”的梗吧。“南大”简称之争一起,就有网友呼叫南宁大学。然后,南宁大学:你叫南大,让我叫啥?网友建议叫“宁大”吧。紧接着,“我宁夏大学不服!当初就为了照顾厦门大学,不让厦门大学叫‘门大’,我都让步了!现在怎么又有人抢我‘宁大’这个名号!”下面的宁波大学都快哭了:“宁大”都不让叫,难道你们让我叫“波大”?还有“两强相争”,东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都认为自己是“东大”,互不相让。以及“三足鼎立”,广西大学、西北大学、西南大学,三所学校也都在不同网站和领域对“西大”商标进行了抢先注册……
高校简称就凝聚着校友与民间社会对这所高校历史声誉的共识。在日常使用场景中,简称出现的频率也要远远高于全称。所以,高校有一个恰到好处的简称,是相当必要的。于是,高校简称之争,确实一度乱成一锅粥。有分析说,许多大学都卷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因为,有的高校想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有的高校基于突出校史考量,有的高校仅仅就是想要“高大上”,有的高校就是想“蹭点热度”,但正如有媒体评论,说到底,一个学校的好坏,跟简称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大学想博取社会关注,要靠科研、靠大师、靠教育质量、靠毕业生能力。另有评论更为犀利,南京大学同山寨“南大”打嘴巴官司,与其说是在保护知识产权,不如说是在争“名校”的面子,生怕 “南大”名号被抢,“名校”便荣誉扫地。可见,南昌大学山寨“南大”,是一种不自信;南京大学害怕别人山寨“南大”,也是一种不自信。换言之,高校“简称之争”,折射出了教育自信的迷失。事实上,东西南北,东大西大南大,皆有争,独独北大,无人挑衅。北华大学自觉地简称“北华”,更名的北部湾大学,也不敢造次,只能简称“北部大”。为什么,网络上一句笑语足可说明:“只有北大在旁边邪魅一笑:无敌,是多么的寂寞。”国外亦有案例。世界上有近十个大学的缩写都是MIT。加拿大有MIT,坐落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汉密尔顿市的麦克马斯特大学;欧洲,则有荷兰代尔夫特理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俄罗斯莫斯科物理技术大学等一众高校;还有澳大利亚的科廷大学、日本的东京工业大学。但一说起MIT,我们的唯一印象或曰指向,注意是“唯一”,只有麻省理工学院。事实上,人家MIT们也没争,他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国际上用全称,区域内用简称。
于是,想起了一句俗话:面子是别人给的,脸却是自己挣的。事实上,此前,南昌大学本有简称“昌大”,南昌大学也注册了涉及多个领域类别的“昌大”商标。但为什么到了2015年就一定要来争一个“南大”?想想二三十年前这两所大学的学术实力、社会声望,以及这二三十年的消长变化,或可隐见一斑。
回到“江大”的简称。颇有些意外,与前些年桥名之争引发的网络声量相比,这一次,咱镇江网民却有些波澜不惊的造型,更有着反省自身的自觉。引述论坛上网友的发言吧:“江南大学无锡人一直都称江大,又不是今天才开始的。”“无所谓了,南昌大学在江西还是叫南大。关键是抓紧申请双一流,再评上几个院士是正事。这个称呼无所谓。”“人家是211,还有A+学科,干不过不冤。”“要实打实投入的。”
名之争且先放一放,谋自强当先行。即使面子先丢了,抑或是“耻”,知耻而后勇,然后奋发图强,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丢了,还能再一次赢回来。这个舆论的变化,应该就是可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