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晋毓
本报记者 张驰川
“这里是12309检察服务中心,是我们检察机关服务群众的一线窗口,在这里我们广泛收集民意,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努力把检察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新年伊始,扬中市检察院12309服务中心迎来了第一批访客,他们是受邀参加“与民同心 与检同行”检察开放日活动的20余名辖区党员、群众。活动中,受邀群众通过聆听讲解,深入了解检察机关的发展历程和职能职责。现场,检察干警还与群众交流分享了在开展党建活动、矛盾纠纷化解、普法宣传教育等方面工作的经验做法。
此次活动也是扬中市检察院密切检民关系、增进检民情谊,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院探索、建立、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积极打造“人民满意窗口”,全力维护社区大局平安稳定,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一站式窗口方便省心
作为接待群众的一线窗口,中心着眼于为民、利民、便民的要求,实行“专人专岗”,保障12309检察服务“不打烊”“不掉线”。通过增设提示牌、开通残疾人绿色通道等方式,建成“标识统一、功能分区、联网监控、文明接访、安全保障”的规范化、一站式“12309检察服务中心”。
中心严格落实“八有八无”的要求,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服务承诺等宣传标语15条,制作“工作流程图”“投诉指南”“诚信”等展板5块,增设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岗”,积极承担文明宣传的社会义务,共创文明城市。设立休息等候区,为来访群众提供饮用水、应急药物、雨伞、物品寄存等便民服务。
检察官倾情解“杂症”
为畅通“信、访、网、电”四位一体信访渠道,该院强化落实“检察长每周四接待制度”“青年干警每周一信访轮值制度”,以领导带头接访、远程视频接访、带案下访等方式,密切联系群众,通过远程视频接访平台开展直接对话,让群众少跑腿,落实便民服务。
对农村地区贫困群体、未成年人、残疾人、退役军人、困难妇女等案件当事人加大帮扶力度,联合省、市检察机关开展联合救助。积极运用线上远程救助系统,引导外地当事人“云上”申请救助,最大限度方便申请人。
通过救助促进矛盾化解信访案件30余件,救助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困难群体20余人,多篇宣传报道被国家级、省级报刊转发。
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
扬中市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严格做到“群众信访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内实体性答复”。
以检察信访信息系统为依托,注重全程留痕,逐案建档,实行网上登记、流转、办理、跟踪、督办、反馈,每件信访案件均能做到有据可查,开创“三度”工作法,创设“提醒函”制度,加大对承办部门答复工作督促力度,形成信访工作闭环。
积极推进检察听证工作,切实做到“能听证、尽听证”。在建成听证员库的基础上,创新开展简易听证、上门听证活动,包案院领导带头开展各类信访听证,通过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为信访人释法说理、答疑解惑、提供法律咨询,缓解生活困境,构建“枫桥式”信访治理模式,全方位促进矛盾化解。
扬中市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将继续发挥检察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持续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用心用情回应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检察之治助力社会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