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琼霞
本报通讯员 葛海伦 王玉龙
“朔望潮汐大,上下雨弦无”“初一月半子午潮,初八、二十三到处是泥滩”……最近,一句句朗朗上口的农谚在姚桥镇5名长江禁捕专职护渔员中传唱开,嘹亮且悠远的音符跃动在姚桥16.6公里的长江岸线上。
江水在潮涨潮落中呈现往复运动,白天的涨落称之为“潮”,夜晚的则称之为“汐”,合称“潮汐”。潮汐加快了水体与空气的交换,从而为鱼类带来丰富的氧气和饵料。在潮汐发生前后垂钓,会大大提升“中鱼”概率,这种规律已然成为偷钓分子的作案参考。
“我们工作人员连续3个月走到江岸边观察江水潮汐变化,通过调查研究,总结规律,结合姚桥水利方面的资料,整理出一套与江水潮汐相适应、有助于禁渔的工作思路。”姚桥镇5名长江禁捕专职护渔员之一的张金才介绍,偷钓者往往就在那集中的几个小时出现,通过创新工作思路,根据潮汐时间更精准地预测他们可能出现的时间,进而加大巡逻力度,做到“防”字在前,科学提高禁渔工作成效。
最近一个月来,张金才在巡江时增加了一个设备——胸前佩戴的带有红外夜视功能的执法记录仪,用于夜间巡江时紧急拍照取证。
“高科技在手,晚上巡江更安心了!”张金才说,夜晚值班视线差,遇到多人偷钓时,如果贸然上前劝阻易起冲突,此时记录现场保留证据十分重要,有了执法记录仪就能在紧急情况下第一时间为执法部门留足线索证据。
2023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的第3年,姚桥镇禁渔工作进入“深水区”,在前2年实现起好步、管得住的良好开局下,“基础强不强,顶不顶得住”成为姚桥禁渔工作的“新考题”。
“2023年,姚桥镇持续加大禁渔巡江力度,以‘人防+技防+智防’构建筑牢禁捕防线。”姚桥镇禁捕办主任杨文艳介绍,该镇以5名专职护渔员和10余名兼职护渔员的组合方式,采取“日定时巡查+重点时节时段全员巡查”的模式,保证巡查成效。结合姚桥镇域岸线特点,合理规划禁捕执勤点位置分布,每个执勤点均覆盖2-3个“两禁一防”摄像头。通过陆空一体“科技+”巡防手段,建立“视频监控发现+无人机巡防取证+护渔员现场驱离”快速响应模式,实现监测、取证、驱离、报警等关键环节串珠成链。
下一步,姚桥镇将继续加大禁渔巡江力度,以“人防+技防+智防”进一步筑牢禁捕防线,将长江禁捕工作与河长制、防汛、秸秆禁烧、集成管理、江堤文化旅游宣传等紧密结合,动员所有组织力量,强化禁捕工作成效,与此同时加大技防实施与应用力度,优化技防与基层巡查的紧密结合,弥补人力蹲守巡查存在的响应慢、效率低、证据固定难、效果不佳等不足,让长江禁捕这柄出鞘利剑在守护一江清水中淬炼出锋锐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