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2日
第01版:头版

春天里,他留在了这片土地

扫描二维码追寻梦想的足迹 视频制作 陶立波

本报记者 朱婕 陶立波

青山有幸埋忠骨。沿着乡间小路,穿过绿色的田野,记者来到位于句容市白兔镇上荣村的肖国生烈士墓前。松柏挺拔,庄严肃穆。墓碑上“肖国生烈士之墓”七个大字分外醒目。这不只是一座墓碑,更是老一辈革命者为今人谋求美好生活的见证,是追忆革命历史的丰碑。

他是出色的政治工作者

时间回到1938年6月15日,时任新四军一支队二团政治主任的肖国生跟随司令员陈毅抵达茅山,协助他建立镇句金丹四县抗敌总会、组织发展抗日力量,创建了茅山抗日根据地。

肖国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工作者。他生活在连队,与基层指战员肩并肩行军、脚碰脚宿营。在紧张的行军途中,他常常向战士们讲述红军南方游击战争时期的故事,谈时事、讲任务,宣传人民抗战的威力。

6月下旬,肖国生奉一支队政治部的指示,在宝堰镇前隍村举办东南抗日青年政治训练班,培训青年知识分子干部。肖国生上台作报告和演讲,靠事实说话,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感染力强。许多青年在训练班入了党,参加了新四军。

陈毅司令员1938年12月在皖南的一次会议上说:“肖国生同志是我党难得的优秀干部,他以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德和精神,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党的事业和政治思想工作上。”

1939年2月7日,在新四军的“二七”政治工作会议上,肖国生被公誉为全军“政治工作模范”“共产党员模范”“青年人模范”,闻名全军。

在茅山不到10个月时间里,肖国生参与、组织、指挥了夜袭新丰火车站、夜袭句容城、延陵大捷等著名战斗,展现出不俗的军事才能。

22岁的他留在了这片土地

1939年3月7日凌晨,连续遭新四军痛击的日军不甘失败,集中2000多名步骑兵和3000多名伪军,分两路向移驻上会、下会的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一部进行围堵“扫荡”。

在这紧要关头,团领导决定率部突围,留下一营一连担任掩护。肖国生拒绝了先行撤离的要求,把所带的文件及印章都交给准备突围的同志,自己留下来指挥作战。

战斗从黎明一直打到黄昏,击溃了敌人多次冲锋,阵地前面留下200多具敌人的尸体。二团主力终于突出重围。在转移中,肖国生不幸负伤。他为了不连累其他战友突围,把手枪交给警卫员,命令守卫在他身旁的十多位战士火速冲出去。在1939年的春天,22岁的他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

上下会战斗后,数千名群众在元庄、薛村两次集会沉痛追悼肖国生,饮泣之声一片。数十名道士主动到会,连做7日道场并慷慨陈词:虽出家,未出国,要求发枪参加抗日。

陈毅司令员在为肖国生亲撰的悼文中写道:茅山的风雪,长江的波涛,江南数万同胞的怒吼都在追悼我们的抗战英雄肖国生的死去。都在准备着向敌寇复仇!

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听到肖国生牺牲的噩耗后,挥泪写下悼文。他称肖国生的牺牲“代表了一年来新四军无数英勇烈士的牺牲,代表了新四军高级干部奋斗牺牲的领导精神,更代表了多年奋斗至死不息的革命者的意志,不畏强寇勇往直前的青年政工人员的模范。”

1952年,当时的句容县人民政府在白兔镇郑庠村为肖国生等58名烈士建墓立碑,上刻“浩气参天”四个大字。

1958年,经批准,白兔镇政府将他的牺牲地白兔镇郑庠村改名为“国生村”。下荣庄、郑庠、北山、红星四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大队,叫国生大队,一条通向白兔镇上的路被命名为“国生路”。

如今,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和镇江市烈士陵园保留有介绍肖国生烈士生平事迹的展厅,陈列有他的遗物32件及介绍其英雄事迹的史料书籍十余本。

“红色印记”点亮乡村振兴之光

国生村现已并入上荣行政村。村名改了,但肖国生的英名永存。每年清明,无数党员和团员、学生和村民来到肖国生烈士墓前,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先烈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信念追求。

上荣村党总支书记巫彩霞介绍,他们经常组织党员群众到肖国生烈士墓祭奠英烈,聆听英雄事迹、汲取红色力量。

“如今的和平盛世,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时刻牢记时代使命,把烈士革命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努力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巫彩霞说。

上荣村,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在奔向未来。

离烈士墓不远的草莓园里,白色的草莓花星星点点,一颗颗鲜红的草莓正待采摘。“草莓于11月中旬成熟,可以采摘到次年5月份。去年一年,我的草莓园就有六七万元收入。”种植户郑小勇告诉记者,靠着种植草莓,生活越过越红火。

“我是听着肖国生烈士的事迹长大的,也经常把这些故事说给儿子听,现在他在南大读博士呢。”一手提篮,一手摘草莓,谈起儿子,郑小勇满脸自豪。

“前几年,政府组织免费培训,我在镇上的培训中心学习了草莓种植技术。”郑小勇说,政府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如果回村创业,还提供相应补助。

郑小勇的致富生活,只是上荣村百姓生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上荣村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美化乡村面貌,大力发展草莓种植等特色产业,乡村美景如画,振兴阔步前行。

英烈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精神烛照未来。“人民幸福是对烈士最大的告慰,不懈奋斗是对烈士最好的纪念。”巫彩霞说。

时光荏苒,留下红色印记的上荣村,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淳朴的上荣人民,传承着红色精神,让“红色印记”不断点亮乡村振兴之光。

2024-01-12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91471.html 1 3 春天里,他留在了这片土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