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赵紫妍
蝴蝶兰又称 “洋兰皇后”,因其寓意好、颜值高,一直备受广大市民的追捧与喜爱。在扬中市三茅街道滨江村,“90后”小伙朱桁毅看准蝴蝶兰的潜在市场,建立了扬中市首个蝴蝶兰基地,让“人间富贵花”绽放“美丽经济”。
1月2日,蝴蝶兰基地大棚里“春意盎然”,1000平方米的大棚内满是蝴蝶兰,并透着淡淡的清香。工作人员正浇水施肥、做造型整理工作,现场一派火热景象。朱桁毅介绍,目前棚内共有800平方米的苗床,有1.6万株的蝴蝶兰花苗,有“大辣椒”“喜上喜”“三色鸟”等15个品种,单株价格在40元左右,主要采用“零售+批发”的销售模式。
“现阶段是蝴蝶兰养护的一个关键期,因为快要过年了,像蝴蝶兰这种 ‘年宵花’也要迎来销售旺季,所以有很多工作要做。像已经开花的需要进行整理组盆,没开花的更是要重点养护,因为蝴蝶兰开花前是非常难照料打理的。”朱桁毅一边打理着花苗一边说。蝴蝶兰还有个别称叫“娇小姐”,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高,为了避免意外发生,在大棚搭建之初就需要精心准备。目前温室大棚内配备有双层膜、保温棉、水帘、空调等设备,并采用先进的地源热泵系统,比空调节能60%左右,并进行动态温度的监测,确保棚内温度保持在适宜蝴蝶兰生长的范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从成苗到出花剑再到催花,浇水施肥所用的水都是通过设备经过4层过滤的纯净水,从而确保蝴蝶兰能够绽放。
据了解,朱桁毅的蝴蝶兰基地已于2022年4月正式运行。“2023年春节前后,也是我们第一次试水售卖,9000株都卖光了,蝴蝶兰销售额在36万元左右。今年已经有不少回头客跟我们预订了,预计销售额能达60万元左右。”
谈起蝴蝶兰产业的发展前景,朱桁毅信心满满地说:“我们是扬中首家蝴蝶兰基地,后续打算再精进技术从幼苗开始培育,这样可以减少成本支出。有机会的话还要寻求与农科院的合作,研发新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扬中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左晓勇介绍,朱桁毅在扬中是第一个尝试蝴蝶兰规模化种植的,前期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与技术指导。后续扬中市农业农村局相关科室还将继续通过相关政策给予相关支持,让蝴蝶兰的“美丽经济”在扬中沃土之上绽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又一个亮点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