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 苏
《四库全书》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盛名,它广泛搜集了从上古流传至清初的历代典籍,用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类,共收书3461种,总计79337卷,约97700万字。它不仅全面总结和系统整理了三千年来中国封建文化的学术成果,保留了丰富的典籍,而且任职于“四库全书馆”的官员学者,多是当时学术名流,他们倾十年心血而成的《四库全书》,无疑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贡献。可以说,《四库全书》承载了中华民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宝藏,是世界性巨制。
镇江以文宗阁收藏《四库全书》闻名。镇江籍史学家唐邦治在民国期间撰写的《镇江文宗阁先后赐书考》中,评述了《四库全书》庋藏对镇江的巨大影响。他说:“当时帝室自享其四,以江浙为人文渊薮,分享其三,而苏省又独得三之二,而吾镇江乃竟得二之一,即金山文宗阁所颁贮者是也。”“金山文宗阁为镇江无上光荣之故实”。江苏学者陈庆年也说:“文宗、文汇两阁,相隔不过四十里,独得四库书两部,天下艳之。”
值得镇江人骄傲的还有一点,就是《四库全书》中选录了一些镇江人的著述,反映了镇江这座城市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厚重。通过对《四库全书总目》的考证,发现镇江人被收录到《四库全书》中的书籍有:
《补斋口授易说》无卷数。此书没有著录著者的姓名,仅题“门人永丰周佐编次”,这里书名中的“补斋”是其师的号,周佐记录了其师所讲授的易学方面的内容而编辑成书。朱彝尊《经义考》题曰《周氏佐补斋口授易说》,盖如胡瑗《口义》题倪天隐之名,非佐所撰也。补斋不知何许人,佐亦不详其始末。今以方志及史传文集中考得“补斋”,姓丁,名玑,字玉夫。号补斋,丹徒人。成化十四年(1478年)考中进士,授中书舍人。成化二十年、二十一年星殒,皇帝令其直言,曾上奏数千言,论治道本末,时政得失。主张“振纲纪,正风俗,慎用人,苏民困,理财用”等,又弹劾李孜省及僧继晓等人,疏留中,因他事被谪普安州判,历任广东按察副使、提学副使、四川按察使等。丁玑对经学有兴趣,读过许多经学方面的著作,也通诗文,喜吟诵。门下弟子有周佐、周价、靳贵、唐侃等人。著有《洪范正误》1卷、《四礼仪注》4卷、《大学疑义》1卷、《初斋集》10卷。
《周易本义述蕴》四卷,清朝姜兆锡撰。书取名《述蕴》的意思,盖取《通书》“圣人之精画卦以示,圣人之蕴因卦以发”之义。大旨恪遵朱子《本义》。姜兆锡(1666年-1745年),字上均,江苏丹阳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举人。选授湖北蒲圻县知县,以病辞归。乾隆初年,因大学士鄂尔泰的推荐,他出任三礼馆纂修官,“寅入申出,以勤博称时”。长于经学,尤致力于《三礼》之阐发。先后撰成《周礼辑义》《礼记章义》《仪礼经传内编外编》。
《他山字学》二卷,清朝钱邦芑撰。钱邦芑,字开少,丹徒人。晚为僧,号大错。此书本于郭忠恕 《佩觿》、 李文仲 《字鉴》, 辨正字画及声读之误, 共43类。 缺陷是搜辑不广。 如 “一字数音考”内有的多音字读音没收全; 《广韵》《集韵》中开卷即可见到的重音, 也很少收录。有《四库全书》本传世。
《靖炎两朝见闻录》二卷,旧本题曰陈东撰。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宋钦宗时,贡入太学。尝伏阙上书,请去蔡京、王黼而用李纲。高宗即位,召至行在,又弹劾黄潜善、汪伯彦,为二人所构论死。后追赠承信郎,加赠朝奉郎秘阁修撰。此书中编记徽宗北迁,高宗改元时事非常详细,但未及绍兴以后事,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足资考据。
《陆右丞蹈海录》一卷,明朝丁元吉编。丁元吉(1427年-1491年),字无咎,丹徒人。明初文学家,人称“易洞先生”。他的父亲丁宁,考中过举人,做过建宁右卫经历这样的小官。因饥荒连年,弃官家居,所以家庭十分贫困,但这些并没有改变丁元吉喜欢读书的习惯,他精研《易》理,并将自己的居所名为“易洞”,这就是后来学者为什么尊称其“易洞先生”的原因。为了生计,丁元吉放弃了科举业,未弱冠即教授乡里,以谆谆善教受到生徒的敬重。明代宰相靳贵对丁元吉非常敬重,曾从学于他的门下。丁元吉去世时,他专门写了《哭丁易洞先生》的诗,诗中有“华岳中峰一夕摧,南徐衿佩更谁依。行藏空载伊川易,笑语宁闻坡老诗”的句子,表达了对先生的怀念之情。丁元吉为人宽厚仁爱,才思宏远,他的诗词古文都很好,对史学也做过研究,喜欢考古论事,又精通医学,所以在地方上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后来官府慕其学问深,人品好,聘请他编纂《成化镇江府志》。镇江知府林一鹗欲推荐他出来做官,被婉言辞谢。为人宽厚仁爱,考古议事,兼及养生治疾之方,博学多才。著有《陆右丞蹈海录》1卷补1卷,《丁易洞先生文集》64卷。
《客杭日记》一卷,元朝郭畀著,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俞希鲁曾为之作序。另著有《云山日记》二卷,亦称《元郭髯手写记》,清人厉鹗摘抄成《客杭日记》一卷,鲍廷博刻入《知不足斋丛书》中,今有传本。郭畀(1280年-1335年),字天锡,号退思,又号云山,京口(今江苏镇江)人。因美须髯,被称为“郭髯”。他的书画生前就已受文人追捧,今存世有《溪山烟雨图》等。《客杭日记》是其所作日记之一。原本共四册。真迹在扬州程氏家。《客杭日记》记录时间从至大戊申九月初一日至次年二月初九日,逐日琐记交游闻见。其中记录了一些官场上的请托吏胥之事,是他在江浙行省求充学正山长时作。著有《郭天锡文集》。
《京口三山志》十卷,明朝张莱撰,顾清订正。现存明正德七年(1512年)刻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横山草堂刻本。张莱,字廷心,号心庵,本姓雷,镇江人。明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管理国储诸仑,后任留都宣谕,办理粮政很有成绩。《京口三山志》是他应镇江推官史鲁请,考证三山名迹、沿革及历代诗文后汇集成编,并经松江顾清裁订,是我国著名的山志之一。全志共分为十卷,书前有顾清撰写的《京口三山志序》,书后有史鲁撰写的《京口三山志后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此志考证典核,颇能订伪正谬。
《北新钞关志》十六卷,明朝荆之琦撰。荆之琦,江苏丹阳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殿试金榜第二甲第7名进士,历任户部主事等职,官至广东惠州府知府。此书分十六门。北新关,全称为北新钞关,因明朝政府据北新桥设关命名,始设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明代京杭运河上有七大钞关,由南而北依次为:北新(杭州)、浒墅(苏州)、扬州、淮安、临清、河西务、崇文门(北京)。在这七大关中,北新关最为复杂,《北新关志》中对此有多番表述。明万历年间主政过北新关的荆之琦(员外郎)则有“关控武林以西,距河之尽而隔钱塘江,越杭城三十余里,非临清、淮扬、浒墅,据往来要冲者比”的叙述(雍正《北新关志》卷一),盖因杭州水系众多,水网发达。北新关就成了这张纵横连贯之水网中的榷要之所在。杭州大运河东岸有一条“三善”之路的荆街。荆街之名,源于修筑者北新关主事荆之琦。明代家住荆街边的陆玄锡撰有《北关修筑荆街碑记》云:“荆公鸣玉润之……慈祥侃直,风流倜傥,有苏眉山(苏东坡)、白香山(白居易)之韵,余心向往之……”荆之琦不但主持修路,还自掏腰包,所耗2300多两银子,未花一分公家钱、百姓财。新路落成,“廓然周行,坦然磐石”。他的无私奉献与慷慨之举一目了然,同时代的士绅将他与苏东坡、白居易并举,将荆街与苏堤、邺侯井并论。
《素问钞补正》十二卷,明朝丁瓒编。丁瓒,字敬夫,号点白,丹徒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授吏部主事,改工部,任温州知府,升浙江兵备副使。为官时,他注重民生,并发挥了自己精通医学的特长。他发现温州当地的行医人大多不喜欢读《内经》《素问》等书,这样不利于医术的提高,他就找来了元滑寿的《素问钞》作为蓝本,又参考了唐人王冰的《素问注》,最后编辑成《素问钞补》12卷行世,并在书后附上了《五经六气主客图》和《诊家枢要》,后来此书被列入了《四库全书》存目中。
《芸隐横舟稿》一卷、《芸隐倦游稿》一卷,宋朝施枢撰。施枢,字知言,芸隐其号也,丹徒人。宋嘉熙时,曾担任浙东转运司幕属,又担任过越州府僚。《横舟稿》首,有嘉熙庚子《自序》。《倦游稿》前,有丙申《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