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何志伟)近日,润州区和平路街道在深入开展“枫桥式矛盾调解”活动中,积极推动信访积案有效化解,通过“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主动作为,联合属地部门,较为妥善化解了一件历史遗留信访积案,成功打通了信访人朱某长期以来的心结。
根据和平路街道桃园社区群众朱某反映,其父亲朱友和在新中国成立前实为地下党情报员,但由于其曾担任汪伪政府宝应县党部主委兼宝应日报社社长而被错戴上“反革命”帽子,后投水身亡,要求相关部门予以查实。
由于信访人反映的事项,历史久远,查实较为困难。区、街道、社区三级信访工作人员,对朱某热情接待,不畏困难,对其反映问题认真调查核实,多次陪同朱某到镇江市、高邮市和宝应县等地的信访局、档案局、党史办等单位查阅和调取档案资料。经过信访部门和属地工作人员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最终通过宝应县党史资料《向宝应县地下党组织提供伪马佑铭团调防情报的始末》及《江苏文史资料》《黎明前后——纪念镇江解放五十周年》等相关资料,了解到朱友和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和镇江解放战争时期为我党的地下情报工作做出的积极贡献。朱某对信访部门和属地政府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十分感动,对给予的答复表示较为认同。
和平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信访积案大多是历史遗留问题,时间跨度大,缺乏政策法规支持,信访人执念深、心结重,化解难度大,信访部门应当通过主动作为、积极协调,走进当事人内心,在坚持法理事实的基础上,给予信访人帮助,努力融化信访人心里坚冰,打开多年心结,才能使其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