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
第05版:宜风瑞气新丹徒

“三位一体”为“特需学生”点燃希望之灯

本报通讯员 凌光明

“看到孩子病情明显好转,我们有说不出的高兴。”日前,路路的妈妈陈女士握着园长的手激动地说,“孩子的进步点燃了我们全家的希望。”路路是一名“特需学生”,去年9月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俗称的“多动症”,依托丹徒区教育局建立的“医康教”融合教育工作模式,通过一年多“三位一体”的干预路径,路路情绪表达、同伴交往等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特需学生”指的是有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身体障碍或情绪行为障碍等特殊需求的学生。“特需学生”比起一般的孩子更需要关心和关爱。近年来,镇江市丹徒区以教育公平为原点,以核心素养为根本,以美好品格为生命底色,将区域内的中小学(幼儿园)与区残联康复中心、市第四人民医院等机构联合起来,形成了“医康教”三位一体的融合教育工作新模式,为“特需学生”融入社会、终身发展奠基。

医学支持,构建“点对点服务”

依托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学专业力量对区域内校(园)提供“特需学生评估”“教师培训”“家长科普宣教”等服务项目,为“特需学生”成长护航。区教育局根据各校(园)提交的“特需学生服务菜单”进行审核汇总、服务安排以及资源统筹,并灵活采用“集中服务”“点对点服务”以及“1对1服务”等支持模式,努力实现对各校(园)“特需学生”、教师以及家长的服务率100%。

教育支持,打造“最近发展区”

秉持“应收尽收,应融尽融”的特教要求,丹徒区教育局对23所中小学(幼儿园)授牌“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并借助“随班就读”为主、“康复治疗”为辅的安置模式推动各校(园)的融合教育实践。区域内各校(园)基于“筛查评估-制定IEP-干预实施-评估”的支持路径,助力“特需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到个性化的发展。依据“特需学生”年龄及发展的特点,区域推进融合教育分层分类发展,中小学依托资源教室和融合教育资源教师,在普通学校设立“学习成长支持中心”,农村学前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积极创建康复机构。

康复支持,探索融合新路径

为了给“特需学生”提供更多的康复支持,丹徒区探索融合教育新路径。一方面,加强区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市第四人民医院康复中心和各校(园)之间的合作,成立“融合班”。“融合班”主要面对7-13岁的“特需学生”,他们大部分已接受了几年的融合教育,更需要的是适应同年龄段的校园及社会生活。“融合班”坚持以教育为基、康复为翼,机构之间做到既独立又互融,因人而异有侧重地提升“特需学生”“教医康”融合个性化发展效果。另一方面,在区域内校园开展融合教育方向的教科研课题(项目)研究,目前已申报了《特需行动:基于课程调整的融合教育实践研究》《融合教育视域下,ADS儿童社会性品质提升的实践研究》等省市级课题,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物化成果。

“为‘特需学生’点燃希望之灯,是丹徒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区域独具特色的医育、教育、康育‘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将努力让每一位‘特需学生’在最少限制的、平等适宜的氛围中快乐地生活、茁壮地成长。”丹徒区教育局局长徐鹏程表示。

2023-12-19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87815.html 1 3 “三位一体”为“特需学生”点燃希望之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