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
第07版:金色田野

生态养殖 肉嫩鳞美

冬天的扬中“藏”着鲜活鲥鱼

郭道宏向记者展示专用软抄网。周迎 摄

本报记者 周迎

“我这个养殖池里,就‘藏’着鲥鱼,现在这个季节能做到上市的养殖企业基地可不多。”12月12日,气温骤降,寒风威力大了许多,但扬中市新坝镇郭氏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郭道宏却热情满满,站在自家养殖场外,自豪地介绍道。

作为过去颇负盛名的“长江三鲜”之一,鲥鱼是一种名贵鱼种。而将鲥鱼养殖成功的郭道宏,对于自己的成果十分自信,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基地亲眼看看鲜活鲥鱼。

“呵,这里面可真暖和。”一走进郭氏家庭农场养殖场,记者的眼镜瞬间模糊了。虽然看不见,但心里却对即将见到的“鲜”货更加期待。

擦干净镜片,眼前的连片养殖池映入眼帘。由于只靠着周边墙体的窗户采光,养殖池内略显昏沉,但每个养殖池内的水面都不平静,一个个气泡和一条条涌动的波纹,无不展示着池中的活力。

郭道宏带着记者走进一个靠着过道的养殖池,只见一道道淡黑色身影在水中疾驰,仿佛不知疲倦般,偶尔靠近水面的鱼身还能反射出片片银色粼光。“这就是成品鲥鱼的养殖池,这些不断游动的就是可以上市的鲥鱼,每条都有0.65公斤以上。”

“重量说得这么具体,是不是和价格有关?”记者问道。

“没错,我这儿的成品鲥鱼,标准重量每条为0.65公斤以上,最低的每条能卖到400元左右,体重0.75公斤的就能卖500元,0.9公斤的为600元,而体重过1公斤的活鱼价格就要超过800元了。”郭道宏解释道。

这么高的价格,销售情况如何呢?郭道宏算了笔账,鲥鱼养殖基地的面积为20亩,年出鱼量达到2000尾左右。“鲥鱼的应激反应特别厉害,成活率不高,只有20%左右,而上市周期则需要24个月,所以价格高也是正常的。”

在专业从业者眼中,养殖鲥鱼的销售旺季为每年的3月至5月。过了这个时间段,鲥鱼的供应和销售都会受到影响。而如今已是12月,郭道宏却每天都能保证销售,秘密就在于其独特的养殖和销售模式。

在养殖环节,郭道宏请教专家学习先进理念,不断尝试探索科学养殖方法,每天早晚两次投喂,每隔两小时一次的巡塘更是雷打不动。同时,他还采用食盐进行鱼类病害治理,确保品质。

在养殖池边,记者还看到了两张特殊的网具,郭道宏解释到,鲥鱼最珍贵的就是鱼鳞,为保证转塘过程中不损害鱼鳞,他和父亲都采用这种较软的网具进行捕捞。

“我养殖鲥鱼已经11年了,其实真正鲜活鱼和速冻鱼的销售只占到三分之一。最大的销售模式是农家乐订餐销售和伴手礼。”郭道宏说,扬中的水产养殖发达,但真正将鲥鱼养殖成功的个人和企业并不多。而他经过多年摸索,成功研制出一套烹饪方式,吸引了众多农家乐餐饮回头客,订单可以说是天天都有,而作为餐后伴手礼的鲥鱼礼盒配着烹饪说明,尝过的消费者都说好。

在另一个养殖池中,记者还意外看到了可爱的河豚和锦鲤“宝宝”。郭道宏笑着说,为了充分利用养殖空间,他特意引进了和鲥鱼处于不同水层的河豚和锦鲤进行套养,不但丰富了产品结构,更为关键的是能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

“我来给你展示一个‘绝活’。”说着话郭道宏走出屋子,打开养殖场侧面的一扇窗户,只见数十条小臂长短的锦鲤在池中嬉戏。郭道宏吹起了口哨,随即,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只见锦鲤快速围了过来,并以绕圈的“旋涡状”组团靠近窗户。“这些鱼很聪明,听到我吹口哨,就知道要投喂了,纷纷聚集过来。”

就在鲥鱼养殖场不远处,有一座660平方米的鱼菜共生养殖大棚。郭道宏打开门走了进去,只见各色蔬菜有序排布,6个养殖七星鲈鱼的圆形大桶排成了一条线。“养鱼的废水能用来种菜,不但生态,还实现了养殖闭环,更能为农家乐的餐桌提供新鲜蔬菜。”

2023-12-14 生态养殖 肉嫩鳞美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87011.html 1 3 冬天的扬中“藏”着鲜活鲥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