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秋霞)让残疾人经过系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回归主流社会,对残疾人家庭、对社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0月31日,市残联举办全市孤独症、智力障碍康复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班,大力建设高素质康复技术骨干队伍,全面提升我市残疾儿童康复技术水平,促进残疾人康复工作可持续发展。
康复技术人员队伍是直接影响康复服务质量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尤其是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加强,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目前我市康复技术人员队伍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与广大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之间仍有较大差距,儿童康复工作仍然存在许多短板和不足。
本次培训主要针对孤独症和智力残疾两个类别,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孤独症儿童运动疗法的指导与实践、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课程及方法等。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还将开展其他类别的培训,通过每年开展固定、规范化的专业集中培训,力争3至5年内将所有定点康复机构康复专业人员轮训一遍,促进全市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普遍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