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新区大路镇区域内的圌山是长江下游第一峰,项目招引拓资源、拼速度;美丽乡村优环境、增福祉;优良生态破顽疾、鼓士气;综合治理优服务、强队伍。大路镇在勇当镇江新区‘三比一争’排头兵的背景下,保持良好态势,在项目招引、美丽乡村、优良生态、综合治理等方面勇攀四个‘第一峰’。
今年以来,大路镇始终坚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紧紧围绕目标任务,牢牢把项目招引、固投落地和财税增收抓在手上,敢于争先、精益求精、集群作战,咬定目标不放松,换取大路板块核心经济指标的不断突破,助力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奔跑。在答好经济社会发展‘必答题’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小康的前提下,大路镇全力以赴推动四个‘第一峰’打造。
大路镇充分挖掘交通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争取更多的优质项目落地,推进产业特色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1-11月,已完成亿元项目招引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综合完成率321.3%;固投落地完成率97.18%,其中新签约固投完成率86.33%。
“7+2”行动扮靓美丽乡村
近日,大路镇新建成的瑞滨休闲文化广场上,在瑞滨社区居住6年的武桥村村民陈芳,正坐在健身器材上和朋友拉家常,家门口的变化也让她有满满的获得感:“以前这里长满了杂草和树、石头乱堆,现在广场建设得非常不错,之前出去散心需要开车去圌山公园,而现在家门口有广场,早上、晚上和朋友一出门就可以跑跑走走、锻炼身体。”
瑞滨休闲文化广场是今年大路镇“7+2”工程的重点项目,11月投入使用,设计定位为文化、休闲、健身,广场中央地面上是一个大大的“宜”字,建有廊架、健身器材、树池座椅,绕广场一圈是砖红色透水混凝土跑道,广场周边的白色墙体上丹青绘就江南春色,笔墨呈现诗词歌赋。
瑞滨休闲文化广场也是镇江新区党工委启动“健康乐享新区”和“美丽和谐村居建设”以来,大路镇建设的5个文体广场之一、镇上还建成了2个村卫生室及集镇农贸市场重建工程,实现了镇村广场全覆盖。
“7+2”行动以来,大路镇镇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出行、河塘水系、管网配套等硬件设施上了新的台阶;阵地建设、医疗救助、健身娱乐等配套服务有了质的提升;文化娱乐、精神文明、乡风民俗等软环境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基层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新区开发建设的成果,体会到大路镇上下乡村振兴、久久为功的恒心,提升品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美丽乡村允诺绿色创新发展
村容村貌升级不仅让青山绿水留住了美丽乡愁,也为发展成金山银山留下一抹亮丽底色。12月中旬的天气寒意入骨,大路镇东岳村的荷塘上还有浮冰,刘正余半个身子露出水面,蹒跚而行,一手拿着高压水枪,一手在水下采藕,“天气太冷,动作不便,现在一天只能采一千多斤。”
别看这个荷塘现在湖面枯荷一片萧索,春夏天可是镇江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挤挤挨挨,充满视野的是大片绿色、点点粉色,完全看不到水面。
荷塘边的东岳村党总支书记杨云鹏看着塘边起出的有成人胳膊粗的藕也有丰收的喜悦,“这一点肥也没施,纯天然的,每亩藕大概收入3000元左右,15亩左右的收成又可以给村集体添上笔收入。”
之前村里大批量的拆迁造成大量生活垃圾和拆迁垃圾堆积,村里两家制售山芋粉的家庭作坊在生产发酵过程中产生异味,给东岳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东岳村坚持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出发,把人居环境整治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整理闲置土地,力争打造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垂钓、采摘烧烤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样板,建成荷花池和50余亩的月季园,今年月季园还在建设中就以每株20元卖了6000株。
创新发展带动全面乡村振兴
利用绿水青山谋发展的还有今年引进的亿元以上镇江牧原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该项目位于大路镇圌山路东侧2公里,港南路以北,占地180亩,以生猪养殖为核心,集科研、粮食贸易、饲料加工等多领域共同发展,采用自育自繁自养生产模式。
项目分为平层猪舍、楼房猪舍、环保区域、饲料区域等,于3月31日开工建设,目前已分步投产。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做到生产全环节可控,最终形成年出栏13万头的现代化生猪养殖产业基地。在丰富市民菜篮子的同时,也拓宽了乡镇居民家门口就业途径。
产业创新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除了亿元项目牧原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大路镇今年还招引了两个10亿元以上的“大块头”:远大住工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各项开工前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力争年内开工,跑出“年内洽谈,年内签约,年内开工”的大路速度;乡伴理想村文旅项目已在进行总体方案的勘察设计工作,进场前置工作同步进行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新区全域旅游的重要名片和支撑。
乡村振兴托起美丽乡村第一峰
下一步,以新“7+2”行动为契机,大路镇更加深度诠释健康乐享的内涵和意义,以打造美丽乡村第一峰为目标,坚持高点定位,做好“自然山水”与“生态宜居”的文章——
深度融合谋发展。主动融入新区大景区建设规划,加快实施兴港路路面及绿化提升、集镇管网改造等工程,提升基础配套。
串珠成链促发展。依托江滩漫道、圌山景区、乡伴理想村等载体将环山绕水、交通便捷的优势资源串珠成链、连点成片,展现新“7+2”城乡布局之美、底色底蕴之美、人居环境之美。
集聚产业抓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假日经济,倡导休闲度假“目的”消费,充分彰显新区宜地的文脉特质,打造符合大路特色的滨江田园休闲生活圈。
(陈露 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