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0年11月04日
第06版:绿色镇江

绿水青山蝶变金山银山 文化唱戏演绎产业风景

绘就文旅融合“工笔画”的“汤山样本”

汤山自然环境优越

矿坑公园

本报记者 陈志奎

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南京镇江携手共进,持续书写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的锦绣篇章。以邻为师,南京改革发展的实践带给镇江哪些足资借鉴的经验和范本?

10月30日,南京都市圈报业全媒体联盟“社长总编看南京”活动走进汤山。从伤痕累累的采石宕口到凤凰涅槃后的矿坑公园,从主打高端消费的温泉度假酒店到免费开放的温泉公园,坐镇南京东大门,千年古镇汤山精心绘就的这幅文旅融合“工笔画”,对当下奋力奔跑、志在打造山水花园名城的镇江颇具样本意义。

吃生态饭,蝶变金山银山

汤山周边山体较多,采矿业发达,上世纪90年代时,当地大小采矿宕口多达上百个。近年来,汤山陆续关闭采石场101家,全力恢复山体生态,推动绿水青山蝶变金山银山。

汤山矿坑公园就经历了点石成“景”的嬗变。曾经废弃的矿坑,经过整治、复绿、提升后,变成“以山为幕”的游玩胜地,成为当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佳观察窗口。

进入矿坑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汪碧绿的湖水,湖水周边绿树环绕。走至山脚下,可以看到采石宕口留下的峭壁依然如刀劈斧削,与一旁的怡人景观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别有一番韵味。沿着公园栈道拾级而上,粉黛乱子草花海、国内落差最高的攒子涧瀑布……“天人合一”的和谐景观尽在眼前。

昔日刺目的城市“伤疤”如何开出最美的生态之花?变化的逻辑来自哪里?靠山吃山、宕口云集,也曾成为镇江群山绵延下的一景。经过复绿,“癞痢头”式的采石矿山正在重现绿色生机。但继续往前一步,绿水青山如何变为金山银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却时常一筹莫展。

这也是开采了约20年后汤山最大的废弃矿坑所要面对的命题。2017年,汤山矿坑公园项目成为南京上报住建部“城市双修”的试点案例之一。为了让矿坑主题公园充分体现汤山特色,当地特邀专业设计团队,以公园现状地形地貌为基础,深耕历史人文与矿坑文化,再造了湿地、草甸、湖区等景观元素,恢复宕口生态系统和景观风貌。与此同时还植入科教娱乐、温泉体验及亲子活动等内容,一举打造成“以山为幕”的特色矿坑体验公园。

新晋汤山网红打卡地,矿坑公园的蝶变证明,废弃荒凉且存在地质灾害的宕口,只要巧施妙手,也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和彰显城市特色的名片。

免费体验,温泉也走亲民路线

因泉而名、因泉而兴,汤山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泉。上亿年的地质变迁孕育了汤山优质的温泉资源,日出水量近2万吨,是中国唯一获得欧洲、日本温泉水质国际双认证的温泉。

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催生出蓬勃发展的温泉经济。但汤山的温泉绝非藏在深闺的高端业态令人高不可攀。走进位于汤山核心地段的金乌温泉主题公园,可以近距离感受汤山温泉魅力。最让人讶异的是,这里没有围墙,没人收票。金乌温泉主题公园堪称国内首个免费开放的温泉康养主题公园,打造了一系列轻温泉体验项目。

漫步园内,只见处处充满温泉元素:雾泉广场将温泉水引入景观池,热气升腾,宛如仙境。乐泡平台建设了温泉面汤、手汤、足汤池,游客们三五成群,泡汤、洗手,甚至优哉游哉地做一次温泉脸部SPA。极富体验感的温泉吸引大批市民前来泡汤。

在体验区一角,一个直径约10米的大池子正在咕咚咕咚冒泡,水面雾气缭绕,水质清澈透明,以手触摸,泉水烫手。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汤山温泉2号泉眼,每天正常出水约2000吨,其硫磺含量低,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极具健康疗养价值。

在金乌温泉公园一角,一幢具有宋式传统建筑风格的古风建筑——金乌阁巍然矗立,内由扶桑园、金乌阁、核心艺术区、金乌文化文创展示区组成。金乌阁既是公园的景观地标,同时作为展示汤山金乌传说的集合地,为后人颂扬历史文化提供空间,成为汤山乃至南京的历史文化地标。

镇江既有圌山温泉这样的新贵,也曾有如韦岗温泉这样的老景。如何打好温泉牌,塑造特色,拓展链条,营造充满魅力的康养文化,金乌温泉主题公园的独辟蹊径令人眼前一亮。

文化为核,好风景变好“钱景”

“碑如长剑惊天倚,十万骆驼拉不起。”走在阳山南坡上,硕大无朋的栖灰岩矗立在此,“天下第一碑”的照壁在山峦掩映下更显气势,这便是举世无双的阳山碑材。

近处是碑座,远处是碑首和碑身,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最大的碑材”,阳山碑材令人叹为观止。景区负责人介绍,这里相传是明成祖朱棣为颂扬其父明太祖朱元璋功德而开凿的神功圣德碑遗址。

在保护好这一历史遗迹的基础上,汤山在一旁按明朝时的房屋式样建造了“明文化村”。村内,铁匠铺、石匠铺、酒坊监工房、戏台鳞次栉比,明代工匠、妇女、兵丁穿梭往来,让人有一种穿越感,不时引来游客驻足观赏留影。

如果说阳山碑材演绎的是明文化的历史余脉,那么汤山七坊则是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的无限创意。

品一杯豆浆、尝一口米酒、动手做几块米糕……七坊以“农耕体验”为发展理念,形成了以豆腐坊、粉丝坊、酱坊、酒坊、糕坊、油坊、炒米坊等为主的“七坊农家乐”农民创业基地主题。酒坊门口,“双十一”前早早接到的订单,让这里打包的货品堆成小山。仔细一看,通过电子平台订购的七坊特产米酒,发货地遍及成都、贵州等全国各地。

汤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远古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交相辉映。当地注重对历史遗存进行保护性开发,挖掘文化特质,还原民俗风情和历史风貌。

曾经尘封的历史、往昔闭塞的村庄,在科学谋划和精心运作下重新焕发出无穷的活力。

汤山,这座千年小镇正在全力打造产业地标、提升服务业能级,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显著、文旅独具特色的精品国家旅游度假区,争当紫东地区文旅之城的示范区和样板区。

拥有像汤山这样独具特色的乡镇,镇江亦有着不胜枚举、熠熠生辉的文化遗存和旅游资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把凝固的历史与人文,变成可以触摸体验的美丽风景,念好文旅融合这本经,跑起来的镇江,完全可以把好风景变成好“钱景”,创造“很有前途”的美好未来!

(图片由本报记者和受访单位提供)

2020-11-04 绿水青山蝶变金山银山 文化唱戏演绎产业风景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103488.html 1 3 绘就文旅融合“工笔画”的“汤山样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