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19年09月02日
第01版:头版

绿水青山托起乡村振兴梦

全市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明显

一条条整洁干净河道,乡村的水生态环境旧貌换新颜;一个个泵站、水渠,将珍贵的水资源汇集起来,灌溉万顷良田;一座座水库,保障了我市蓄水调节能力,将清泉送进千家万户……

近年来,我市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工作积极践行“十六字”治水方针,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系统治水提质效”总基调要求,健全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发展,强化措施保障,全市“水美乡村”建设、水土资源保护、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方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因地制宜推进“水美乡村”建设

在新坝镇立新村,一进村就看到绿树鲜花掩映着“蒲草公式”的石碑。立新村党委书记肖胜介绍,村里在名录上的河道一共有32条,它们构建了村里整体水环境。蒲草公式就是村里重点打造的水体之一。“目前一期已经建造完成,今年的二期工程准备将水面进行进一步清理整治。”他说,蒲草公式是以蒲草繁密、水环境优美而出名,“今年下半年,村里打算大规模种植蒲草,把蒲草这一优美景观淋漓尽致展现出来。还要将水环境整治和历史文化相结合,建立蒲草公式历史文化馆,也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为了创造良好水环境,村里安排专门的人员对小微水体进行管理,“管复队员一共有13人,每条河道都包干到人,确保水清岸绿。”

今年以来,我市“水美乡村”建设成效明显。按照“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建设目标,结合“美丽宜居镇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等工作,统筹农村河道轮浚整治和县乡生态河道建设,综合运用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系沟通、生态修复、专业管护等措施,因地制宜推进全市“水美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文明与水生态环境相融合,打造一批标准高、示范性强的农村生态河道和“水美乡村”典型,累计建成6条农村生态河道、16个水美乡镇和105个水美乡村。(下转2版)

2019-09-02 全市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明显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42738.html 1 3 绿水青山托起乡村振兴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