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024年03月10日
第008版:江花·城市山林

高陵村的姑娘墩

■文/李学军

高陵村原属于丹徒区上会镇,全村分为前高陵、中高陵、后高陵三个村庄。上会镇于2005年撤镇,与上党镇一起合并为上党镇。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有位叫孙尚香的女子是东吴帝君孙权的妹妹,年少风华,却因政治联姻嫁给了五十多岁的刘备。

往昔曾多次往返于镇江与高陵之间,可能由于历史知识的贫乏,那时几乎没有听说过孙尚香的墓就在高陵村。直到2011年12月,高陵村村民在姑娘墩附近修建田间道路时,挖掘出一尊无首石人和一尊卧姿石马,两件石刻均由青石雕刻而成。据考古专家认定,这两尊石刻为三国时期皇家墓葬神道的石像生。2013年,当地村民在中高陵西侧约500米处的桃花园内平地建坟修建了一座称之为“墩”的姑娘墩,姑娘墩底部直径约70米,封土高近20米。在墩的东面竖有一块刻有“刘备之妻孙尚香之墓”墓碑,下方左右立有一块“姑娘墩”字样和一块“立碑说明”碑石。孙尚香墓修葺一新,遍植松柏,可能是长时间疏于打理,周围杂草丛生,藤蔓葳蕤。蔓延的杂草长势旺盛把前面的两块碑石遮挡得很严实,如不仔细搜寻还难于发现。

据《丹徒县志》记载,高陵埋着东吴孙尚香之墓。那么,这座姑娘墩是否真的就是孙尚香墓呢?其实翻开史籍,我们会发现历史上对于孙尚香的记载非常混乱。在陈寿《三国志》中,并没有孙权妹妹具体姓名的记载,小说《三国演义》中也只是简单的提到孙坚之女名曰孙仁。史籍对于孙尚香各种版本的简单记载,以至于我们现代人都没有办法确定她的真实名讳。

而孙尚香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戏剧《甘露寺》中,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民间戏剧人物。只因后来戏剧流传甚广,孙尚香这个名字深入人心,以至于后来只要提到孙权的妹妹,就只知道孙尚香了。孙尚香的一生似乎是个悲剧,她年轻貌美,嫁给了年过半百从未谋过面的刘备,却发现这段婚姻只是一场政治联姻,与刘备的婚姻,虽然是历史的一部分,却不是她真正的幸福。这是一个关于坚强与无助、爱情与政治的故事,一个令人唏嘘的传说。

刘备借得荆州后而度起小人之心执意不还,与孙权完全撕破了脸皮,甚至是刀枪兵戎相见。孙刘分手之后,史书没有进一步记载孙尚香,孙尚香的结局如何?也成了一个谜。《汉晋春秋》中记载比较有代表性:“先主崩于白帝城,夫人欲归不得,望江哀泣。”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写孙尚香守寡十余年后听说刘备去世便从北固山的凌云亭殉夫,后来这座亭子改叫祭江亭。孙尚香最后归宿地,极有可能是镇江丹徒高陵村,一处当地老百姓称之为“姑娘墩”的地方。

望着隆起的孙尚香之墓,想想也觉得很奇怪,一个有可能虚构的戏剧人物如今却留有一座墓塚,后人还为她竖碑纪念。因为镇江在整个三国东吴存国期间,扮演了重要角色,孙权西迁国都至镇江,并在北固山前峰建成铁瓮城,鲁肃在镇江谋划孙刘军事联盟等一系列事件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如今镇江境内,至今还保留着大量三国时期的遗迹。

那为何当地百姓就能认定孙尚香墓就在高陵村?村民绝大多数姓辛。曾听闻过村里年长的老人说起,被焚毁的《辛氏家谱》有过记载:“辛氏祖籍云南,是专门迁居本地,为孙姑娘看守坟墓,一代代繁衍至今。”高陵村周边保留有多处的三国时期东吴遗迹,如东北方向不远处丹阳司徒境内保留有孙权父亲孙坚之墓高陵,以及白鹤山下孙权祖父孙钟之墓,高陵村还建有纪念孙坚的泊公庙,至今香火旺盛。

高陵村一带埋葬有三国东吴国君孙权的妹妹,但因历史久远而无法考证,虽然如今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眼前这座古墓的主人就是孙尚香,或许只是传说和推测的成分居多。曾经意外发现的石人和石马,也只能证实此墓为三国东吴王族墓群之一,并不能确认墓主人的身份,但是不管这座墓有多少虚构的成分、有多少夸大其词,却始终怀有一个美好愿望,希望这里长眠的就是东汉末年讨虏将军孙权妹妹、左将军刘备之妻。

北固山上的甘露寺,因小说《三国演义》,京剧《甘露寺》、《龙凤呈祥》等作品名扬天下。刘备招亲的故事流传很广,孙尚香的故事在镇江也人人皆知。高陵村每年桃花盛开的时候,都会举办桃花节,许多人都去赏花,顺路到“姑娘墩”处拜祭孙夫人。

2024-03-10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99617.html 1 3 高陵村的姑娘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