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翼 本报通讯员 单毅君
对于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2301班的研究生汤云芹来说,2023年的一节课让她至今记忆犹新,“那是我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到大型企业的翻译案例和文本,在张老师的帮助下,我从这些真实的文本中,清晰地感受到了翻译专业和行业的发展。”
汤云芹口中的“张老师”,是江苏大学1987届外语师资班毕业生张建农——华为原首席笔译、国内著名技术翻译写作与管理专家,国内MTI(英语笔译)学科校企合作的首创人之一。
为了纪念恩师、感恩母校,从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已毕业36年的张建农成为江苏大学MTI英语技术写作课程主讲教师,义务上课、分文不取。
“从聆听到讲述,从接受到传递,身份在转换,但初心不变,时隔36年,我回到母校当老师,是想把对事业的热爱和育人的初心传递给学生。”张建农说。
“翻译应属于信息产业”
张建农1983年考入原江苏工学院拖拉机专业;1984年转英语师资班学习英美语言文学;1987年毕业后到江南大学任教;2000年加入华为公司,主要从事华为产品全球化、国际化、本地化业务,曾任主任工程师、首席笔译、公司术语专家等。
“从翻译的历史演绎可以看出,翻译本身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张建农表示,高校翻译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成为语言专家”,更要培养学生具备“成为行业领域专家”的意识和能力。他认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工程师是技术与技能的双促进、双提升。
“以大型全球化企业华为为例,谈翻译人才培养与发展”“外语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路径”“人工智能革命及翻译技术发展对翻译教学、翻译人才培养的影响”……作为国内MTI学科校企合作的首创人之一,张建农曾兼任多所高校翻译本科、翻译硕士校外导师,结合多年工作经历和翻译人才市场需求,为高校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翻译实验室建设、翻译技术课程设置等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经验解读。
纪念恩师,设立百万元助学金
2020年,为纪念恩师张志远先生,张建农设立100万元“远见奖助学金”。今年1月3日,江苏大学2023年度“远见奖助学金”颁发暨张建农硕导聘任仪式在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80名学生和2个团队获奖受助,张建农受聘为江苏大学硕士生导师,参与MTI专业课程建设。
“奖助学金取名‘远见’,一是为纪念恩师张志远先生,二是‘见’和‘建’谐音,希望同学们重视知识和能力建设,有远见、要远建,实现自己的理想。”张建农说,张志远是学校英语师资班的核心创始人之一,当年她克服缺教材、缺师资的巨大困难,从国内外、校内外争取到众多优质资源,让学生们收获良多,学有所成。
张建农回忆称,张志远不仅在学业上传道解惑,还关心同学们的生活,经常邀请他们去家里吃饭、看电视、拉家常。“她对同学们的关心关爱,对生活的乐观精神给我的成长增添了不少正能量。”张建农说。
因张志远于2020年4月突然去世,张建农意识到,想做的事要尽快做。2020年9月,张建农设立“远见奖助学金”支持母校的教育事业,每年出资20万元,连续五年,专门用于资助外国语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优秀学子。目前,已累计奖励、资助3届240余名学生。
“在张建农学长和学院老师的帮助下,我获得了成长路上不断前进的动力。”来自宁夏的学生小刘连续三年获得“远见奖助学金”,以4.01的学分绩点保研,并成为江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她表示,“我要用实际行动表达我的感动与感谢,为国家和社会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文科生的学科加入了机械原理内容
从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张建农利用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厚的技术底蕴,担任学校MTI英语技术写作课程主讲。
在他的建议下,江大外国语学院创新MTI专业培养方案,将数学、机械原理等课程引入培养方案,将华为公司在英语技术写作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实践成果引入教学体系,文科生的学科也有了机械原理方面的内容。
张建农笑称:“我对同学们要求不严苛,但是对他们的作业要求很严格。”“产品技术说明要成为企业可用的作品”是他对学生作业的硬性要求。“英语翻译要求信、达、雅,但是MTI要懂技术、懂产品又懂写作。”他也认为,学英语的职业通道非常宽广,可以当翻译、教师、政府人员,也可以从事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质量服务等工作,“要勇于打开思想的天花板,迎接来自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