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与房产,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零食与房产“公摊面积”这一概念挂钩后,却在近期成为热议话题。这种消费欺诈,如同“雪糕刺客”一样,暗地里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在零食包装上巧用“障眼法”,制造出高端大气的外观和看似实惠的大容量。消费者在为“大容量”买单时,不仅要为实际商品支付不菲价格,还要支付华而不实的包装费用。
这种情况与房产“公摊面积”十分相似。虽后者相关规则沿用已久,但其中不乏不合理之处,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困扰。同样,不合理的零食“公摊面积”也成为消费欺诈的“隐身衣”,隐藏着高昂的价格和虚假的容量。
为了避开更多的“公摊面积”式陷阱,市场应建立更加公正公平的消费环境;监管部门则应加强对市场行为的监管,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揭开消费欺诈的“隐身衣”,真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文/图 俞佳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