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5日
第003版:看点

革命的“火把”熠熠生辉

——访第三批江苏省革命文物嵇直故居

本报摄影 周迎

扫一扫二维码看视频 视频制作 周迎

编者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鲜血染红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在镇江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为了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持续奋斗,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颂歌,也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本报从即日起推出“追寻梦想的足迹——行走在红色土地上”专栏,探寻这片红色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记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的道路上,这里演绎的寻梦、圆梦、逐梦的新时代故事,聆听全市上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镇江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时代足音。相关报道在中山东路4号微信公众号、今日镇江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出,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周迎

“这一面鲜红的党旗,真像是一支火把,照耀着这位革命家的故居,诉说着革命家的故事,熠熠生辉,永不熄灭。”1月4日,难得一见的浓雾笼罩了镇江城区,沿着宝盖路边的小巷一路向下,拐了两个巷口后,记者见到了2023年年底入选第三批江苏省革命文物名录中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的嵇直故居。虽然有着薄薄雾气的遮挡,但故居门口处那面鲜红党旗依旧清晰可见。

巷道有些狭窄,青砖灰瓦,斑驳的墙壁上留着岁月的印记。一串串写着“清风里”的红色灯笼在雾气中轻轻摇动。记者走近这栋“100”多岁的老房子,好几块不同年代,来自不同单位,材质也不一的“嵇直故居”铭牌挂在墙上,和墙体斑驳的青砖共同诉说着这栋老房子的故事。

靠近主巷道的墙体上,6块记录着嵇直生平的展板依次排开,细细读之,一幅描绘着“镇江第一个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嵇直”风雨人生路的时代画卷清晰地在记者眼前铺展开来。

1901年,嵇直生于镇江润州区布业公所巷,1916年在扬州美汉教会中学读书时,曾任校学生自治会会长,“五四”时期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星期演讲会”和《新镇江周报》,揭露时弊,宣传进步思想。

1922年嵇直进入上海东南高等师范学校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领导同学驱逐市侩校长,为将学校改造为党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上海大学打下基础。嵇直后来又开办工人补习学校,创办沪西工友俱乐部。1924年,嵇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五卅运动”后回国,转为中共党员,和刘少奇、李立三、恽代英、项英等一起从事工人运动。1926年10月,嵇直被党中央派赴苏联远东,培训由国内派去的党团员基层干部,由于发生“四一二”政变而长期滞留。

1928年,嵇直转为苏共党员,1932年应征到远东特种红旗军工作。1934年,为反对日英帝国主义的分裂阴谋,嵇直和俞秀松等被派往新疆从事地下工作。1937年因在“西安事变”中自觉执行党的政策,被盛世才怀疑软禁后“礼送出境”。嵇直返回莫斯科后,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积极参加莫斯科保卫战,荣获“红星勋章”“战功奖章”“战胜德国法西斯奖章”等多枚勋章奖章。

1955年,嵇直经中苏两党中央批准回国,曾在公安部、北京图书馆等单位任职,还是全国政协委员。“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被加以种种不实之罪,入狱7年多,“四人帮”倒台后得到彻底平反。

1983年1月3日,嵇直在北京病逝。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陈丕显主持了追悼会。在治丧委员会发表的讣告中是这样描绘嵇直的:“他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誓言”。《人民日报》和苏联《远东问题》杂志都发表了长篇文章,悼念这位历经坎坷,为中国革命和苏联革命都做出了贡献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展板上寥寥数百字,并不能详尽地诉说嵇直的革命人生。但记录中一个个他亲身参与的革命事件,却已能折射出他革命生涯的惊心动魄、曲折艰难,更彰显他为革命奉献一生的情怀和信念。

2001年12月,嵇直诞辰100周年,嵇直的侄子嵇钧生出版了29万字的《风雨人生路——嵇直纪实传奇》。嵇钧生曾说,他问过伯父一句话:“历史书上对你们有记载吗?”

嵇直是这样回复的:“中国革命的历史是千百万革命志士和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我们这些人不过是整个巨大历史环节中很小的一环,虽然都占有它的地位,但如果都要写进历史书,那历史就将不称其为历史,而成为功劳簿和名人录了。更重要的是,如果当初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参加革命,是为了把名字写进历史,那么,我相信中国的革命也就绝不会取得今天的胜利了!”

铿锵的话语,将坚定的革命信仰和无私的高尚情操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嵇直不仅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去苏联学习前后,嵇直的妻子去世,三个子女无人照看,儿子嵇正椿20岁不到就在贫病交困中去世。两个女儿因为没有得到教育培养,一直过着普通的生活。

大女儿荫雪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做瓦匠小工,拉着个大板车走街串巷。1959年,嵇直到南方视察公安档案工作。在镇江,当他回到祖屋门前时,正好大女儿荫雪做小工拉着板车回来,在场的市领导表示要帮她解决工作问题,但被嵇直婉言谢绝了。他的其他子女也没有受到特殊待遇。

“你好,请问你是哪里的?”正在仔细看着展板的记者,被一位老人喊住了。记者转身看去,是一位穿着厚厚棉衣的奶奶。简单交流后得知,她是嵇直的外孙媳妇,名叫侯小华,今年72岁。眼前这栋房子,是她嫁过来后,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

“我是1978年嫁给我的丈夫王国俊的,我的婆婆就是嵇直的大女儿荫雪。”侯小华说,年轻时,婆婆经常给她说嵇直的故事,她也对这位老革命家钦佩不已。同时她对婆婆一辈子不利用“特权”谋福利的做法深感敬佩,这样的家风,也一直传到了她的孙子辈,“孙子今年16岁了,他也知道嵇直的故事,深感自豪。”

说话间,老人打开了门,望着屋内,老人沉默了片刻,才带着记者走入。院内,一方天井透着亮光,二楼的雕花木窗讲述着历史。门厅处,数根交错的钢铁支架互相交叠,为这栋历经百年风雨的老房子,撑起年迈的腰杆。“这栋老房子我住了近50年,儿子出生在这里,结婚也在这里,孙子也出生在这里。100多年了,这栋房子见证了家族几代人的时光。”

如今,因为年久失修,这栋房子外墙体已出现明显裂缝,大门口的墙上,也张贴着社区的温馨提示,“此房危险 请快速通过”。“我丈夫2018年得癌症走了,后来,房子成了危房,我们全家搬离了这里,但没事的时候,我都会回来看看,回忆和婆婆、丈夫、孩子的点点滴滴。这座百年老房子,不但有革命精神的传承,更有人情冷暖的延续。”

短暂交谈后,记者和简单收拾屋子的老人告别。走出院门,阳光透过薄雾洒了下来,这栋百年老屋,也在晨光中亮堂了许多,那一组嵇直的风雨人生路的展板,看得更加清晰,那一面党旗,越发鲜艳夺目。

2024-01-05 ——访第三批江苏省革命文物嵇直故居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90589.html 1 3 革命的“火把”熠熠生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