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3日
第002版:要闻

坚定信心开拓奋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系列述评

本报记者 陈志奎

岁月镌刻光荣梦想,奋斗绘写精彩华章。

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镇江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始终保持抓经济促发展的拼劲、韧劲、干劲,咬定目标不放松,笃行不怠抓落实,以更强的政治责任感、更实的工作举措,全力以赴稳增长稳预期、解难题补短板,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实现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项目攻坚

跑出发展加速度

2023年是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

经济发展靠产业,产业支撑靠项目。只有牵住项目这个“牛鼻子”,稳定经济运行才有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才有支撑,应对区域竞争才有底气。

这一年,我们突出“项目攻坚”这个主抓手、主引擎,以攻坚之势、聚攻坚之力、打攻坚之仗,把更多精力放在拼经济、促发展上,全力以赴抓项目、抓产业、抓园区,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和产业提升。

密集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地招商推介,奔赴国外拜访客商,马不停蹄展开项目对接,凸显的是决策层以非常之力,行非常之举,尽非常之责,抓项目的决心坚定不移。

项目招引等不得,更慢不得,认准了方向、看准的项目,迅速坚决地推、争分夺秒地干。

位于镇江高新区的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有限公司厂房内,热火朝天,激战正酣。总投资超10亿元、年产3万吨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现场,演绎着全速奔跑的“速度与激情”,达产后,该项目预计年新增工业销售12.5亿元。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

这是项目主战场上演绎的生动画面。这是产业强市战略下奏响的发展最强音。

付出必有回报,预计去年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总投资额同比增长60%,省、市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超过序时进度。

以只争朝夕、谋定快动的奋进姿态,争项目、抓项目、拼项目让镇江收获了硕果累累的佳绩。

链群集聚

形成新质生产力

产业链是制造业的硬核支撑,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基石。

去年,以新型工业化为统领,我们统筹推进特色链群培育,聚力强链补链延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大、链条长、含技量高、带动性强。作为八条产业链之一,全市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势头强劲。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专门成立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中心,持续加大产品的电动化和智能化研发投入。仅去年前三季度,企业就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近两成。

不只是超力电器,孚能科技、蜂巢传动等一大批优质零部件制造企业发展迅猛,助力镇江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融入省“1650”产业体系,我们集链成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坚决打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战,提档升级钢铁、化工等特色传统产业,巩固提升船舶海工、高性能材料、新型电力装备等优势创新产业,培育壮大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元宇宙、基因与细胞等未来产业。

聚焦强链壮群,通过成功举办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融合发展大会、眼镜产业高端转型暨元宇宙创新发展大会等活动,推动产业链整零对接、产销对接、产才对接、产融对接。去年1-11月,全市四大产业集群和八条重点产业链分别增长4.3%、6.7%。

元宇宙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前瞻领域。我们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产业现代化的关键增量,双向发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一手抓产业数字化,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十大行动”,为不少于1000家企业开展免费诊断;加快诊断成果落地应用,围绕智能制造诊断服务、标杆创建等五大类,组织实施242个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一手抓数字产业化,发挥国家“千兆城市”示范作用和大禹山信创先导区引领作用。统计显示,去年1-11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2%。

紧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首要目标,我市制定出台《制造强市镇江行动方案》,开展链群升级、创新赋能、壮企强企、产业焕新、智能提质、绿色转型等六项行动,全力推动“四群八链”做大做强,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建设具有镇江特色的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

政策显效

优化服务添动能

经济运行向好,实现强健体魄、壮实筋骨,离不开政策托举和服务护航。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市密集出台提振信心和稳定预期的政策。去年2月,市政府推出《关于进一步稳增长促发展添动能的政策措施》,传递明确信号:以科学精准的政策举措激发经济活力、把握发展主动,努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聚焦发展所向、企业所需,“镇合意”3.0版本持续聚焦我市承接的77项“两张清单”重点改革任务以及新增的17项创新试点改革举措,推动形成更多制度性成果、案例落地。

规划审批和施工图审查三联机制;“多测合一”提升项目建设加速度;“一窗通办 收审分离”助力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不动产登记“带押过户”实现“四个零”……各部门、各板块在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推出便民举措等方面开拓创新、先行先试,不仅为市场经营主体稳预期、增信心、强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继续推动改革走深走实提供了解题思路。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着眼于狠抓宣贯落实,依托市企业网络服务平台作用,工信系统汇聚发布各级部门惠企政策,面向企业线上线下精准推送,全力推动惠企政策精准扶持和直达快享。坚持一线工作法,推出开展“百人进千企”专项服务行动工作方案,当好惠企政策的“宣传员”、经济运行的“服务员”、纾困解难的“帮办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我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以多维度促消费、提升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等20条举措,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创造培育消费需求新热点。消费市场不断升温,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商场里人流如织,餐厅门口排起了长队,热门景区人头攒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拓展消费新空间。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新的一年里,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推动经济结构持续向优、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行稳致远。

2024-01-03 ——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系列述评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90222.html 1 3 坚定信心开拓奋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