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杉
本报通讯员 李媛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则是精准治污的技术保障。连日来,位于市区东吴路的市生态环境监测站正在抓紧建设中,建成投用之日,将是我市精准治污如虎添翼之时。
“大家正‘加足马力’施工建设,防止即将到来的寒潮天气影响项目进度。”虽然冷空气带来了降温,但监测站项目建设工地仍热火朝天,施工人员正紧张进行地胶铺设、设备安装、水电气调试……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副站长蔡志平介绍,各项施工都在按序时推进。
作为我市生态环境监测配套能力建设项目,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建设是今年市政府确定的民生实事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1674.7万元,建成后将形成涵盖水、气、土、噪声、辐射等五大类140余项监测能力,填补镇江城区范围内环境监测事权空白,为我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市生态环境监测站主要开展污染源监督监测、执法监测等工作,到时候精准治污将‘指哪打哪’。”蔡志平对这一“利器”充满期待。
繁忙的东吴路上,这栋六层建筑看似不太显眼,内部却“别有洞天”。蔡志平带着记者每层都转了一圈,“三楼、四楼主要是实验室,到时候环境检测的相关实验都在这里开展。”每到一处,蔡志平都详细介绍设备功能。在四楼走廊,记者看到实验室已基本建成,就等着硬装收尾、监测仪器设备进场。据了解,整栋楼配备了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和智慧型实验室中央集成管理系统等,同时,对实验室排放的水、气等污染物进行收集、处理,确保实验室排放的水、气达标排放。
“这是气体收集装置,实验室里的气体会进行统一收集、统一处理、统一排放。”蔡志平指着一间实验室里两个半透明柜子介绍道。记者这才注意到,每个实验室里,这样的透明柜子都是标配,确保了气体“无处遁逃”。此外,实验室还将采购许多新设备,检测的准度、精度都将大幅提升,“硬装完成后,将采购150余台(套)实验仪器,到时候可以开展的检测项目可就多了,我市环境监测水平将迎来大幅提升。”
“顶楼露台是整个监测站的‘心脏’。”在蔡志平的带领下,记者看到,近700平方米的露台被设备塞得满满当当。“这是水洗塔,收集的废气会在这里进行中和处理;这是活性炭过滤塔,也是用来对废气进行过滤处理。”项目建设负责人指着6个白色烟囱状设备向记者介绍说,正是这些设备保障了实验室气体达标排放。此外,顶楼还有智能设备控制系统、新风系统总设备等,再配上一楼的智能控制室,足以体现监测站的绿色、智能。
值得一提的是,监测站一楼还设有应急监测实验室,“一旦发生应急事故,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响应,为事故的安全处置提供技术保障。”蔡志平表示,有了这个实验室,能有效降低事故中环境污染的影响,应急处置的效率会大幅提升,处置成本也将有效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