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2年12月01日
第005版:看点

我市每5辆新上牌汽车就有1辆新能源车

“新能源”成为汽车消费“新引擎”

本版摄影 俞佳融

本报记者 俞佳融

近两年,蔚来、小鹏、理想这三家“头部”新能源车企先后进入镇江市场。比亚迪、长安等老牌厂商借势新能源,夺回部分市场份额,哪吒、零跑、赛力斯等新晋自主品牌崭露头角。随着各品牌密集推出新款车型,今年以来,我市新能源汽车新上牌占比更是达到了20.1%,也就是说,镇江每5辆新上牌汽车中,就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市场

占比急剧攀升

三组数据,说明新能源汽车在镇江市场的“飞驰”前进:

市保险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市新能源汽车保费收入为8833.67万元,同比增长120.8%,占总车险的4.6%。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的大幅增长,使全市各家财险公司的车险业务发生结构性变化。

市车管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上牌数量为1.21万辆,同比增长约72.9%,占全市新增20.1%,正逐步接近工信部提出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25%这一目标。据悉,近两年新能源汽车新增数量占到全市该类型汽车保有量的7成。

市供电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市新增7289户充电桩,是去年同期的3.2倍。无论是保险数据,还是新增上牌和充电桩数据,都与镇江市场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扩张步伐相似。

苏宁广场的蔚来、极氪,八佰伴的小鹏、理想,万达广场的赛力斯AITO、零跑,吾悦广场的比亚迪,西津渡的北汽极狐……一批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主动“靠近”家门口的商超,让消费者体验、试驾愈发方便。

“今年以来,比亚迪已在镇江市场卖出超6000台新能源车。”比亚迪镇江负责人魏伟介绍,目前该品牌在全市共有5家门店,明年将增至8家。除了海洋网和王朝网两个系列以外,明年将有高端车型推向市场。

"2021年,蔚来在苏宁广场年销量额达1.2亿元,今年升级为nio house(蔚来中心),消费者可以在这里了解最新车型,同时,这里也承担了办公、阅读、休闲、成长、聚会、城市文化服务等多种功能。”苏宁广场相关负责人岳滕表示,“跨年季、春节假期即将到来,经销商们将带来更有力度的促销。”

汽车经销商抢占

年底促销“末班车”

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攀升的背后,离不开国家政策的驱动。“新能源汽车有政策补贴优惠”一度是经销商销售时的主要卖点:价格在3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车,插电式混动车型可享受4800元补贴;纯电动续航里程在300至400公里的享受9100元补贴;400公里以上的纯电动汽车享受1.26万元补贴。

不过,12月31日之后,新上牌的新能源汽车将不再给予购置补贴,这意味着,一个月后购买此类新能源汽车,要多付上千甚至上万元。

在补贴取消和年底促销的双重压力下,镇江新能源车企们的市场营销战正在打响,纷纷抢占年底促销“末班车”。记者在特斯拉官网看到,12月购车的车主能获得4000元的保险补贴;极氪经销商承诺,12月31日(含)之前下定的WE版车型订单,如因极氪原因未在2022年内完成交付,将提供差额补贴。此外,福特、奔驰、问界、零跑等新能源车型推出不同程度的优惠,吸引着有需求的消费者加快购车行动。

新能源汽车消费理念

悄然转变

随着政策补贴的逐渐取消,价格因素不再是消费者唯一的考量,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也在逐渐改变,汽车的性能、 智能化和人性化的功能设计以及发展趋势等,成为潜在消费者的重要考量因素。

愈发全面的金融服务也在助力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近日,工商银行镇江分行与比亚迪镇江经销商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均看好新能源车的市场前景。工商银行镇江分行在与比亚迪的战略合作中,重新规划了市场的布局,推出更多适应新能源车目标消费群体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新能源汽车贷款比例高于燃油车,高达85%,分期更灵活,最长为5年,此外还支持提前还款,提供部分热销车型贴息政策等优惠。

时尚感和经济性兼顾拉动着新能源汽车消费。面向女性市场的欧拉芭蕾猫、比亚迪海豚等在镇江市场一经推出,就成为爆款。车主聂女士最近提了新车——比亚迪拼色款海豚。除了外观之外,省钱也是考量因素之一。在长山大学城任职的她,需开车往返。聂女士简单计算了一下,“现在每公里只要4分钱,原来的油车每公里是8角钱,通勤费用只要原来的二十分之一。”

■ 相关新闻

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焦虑

我市首度对充电设施运营进行补贴

本报讯(记者 陈志奎 通讯员 李再强 栾蕾)近日,镇江市2021年度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财政补助实施方案出台,为逐步走进千家万户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再添一把火、再加一把劲。

此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一大障碍即是电池续航能力不足,难以支撑远距离长时段的畅行。新能源汽车企业为此不惜投入大量研发成本,推进动力电池容量的扩容和技术工艺的创新。业内有关人士表示,与其在动力电池容量上硬磕,还不如在充电基础设施上发力,线下统筹布点,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焦虑。前几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后,推广补贴事实上已经日益转向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自2015年以来,我市已连续7年出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助政策,对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及公共领域充电基础设施给予资金补助。不过,今年首次明确对充电设施运营进行补助,并列出相关标准。这对运营充电桩的企业无疑是一大利好。

在镇江火车站北广场,记者实地走访看到,公共汽车借助车顶上方的智能充电弓进行大功率充电,充电用时缩短,有效解决该区域公交车辆中途补电难题。负责现场布点的江苏特充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在镇江地区线上运营的充电桩场站数量已达17个。公司总监汪莉莉告诉记者,此次镇江的补助政策把运营作为衡量标准之一,明确补助的运营企业年充电量应达到100万千瓦时以上,目的就是建立充电基础设施的重使用导向,推动行业沿着健康的轨道实现良性发展。

目前我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保有量1.46万根,车桩比达1.75:1,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尽管如此,仍有优化提升的空间。市工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明确对充电基础设施运营补助,就是要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促进提升充电设施的使用效率。为此,我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监测平台正在配套展开迭代更新,进一步提升充电设施的实时监测功能。“充电设施数据接入市监测平台后,数字一目了然,精准补助有据可查。”

2022-12-01 我市每5辆新上牌汽车就有1辆新能源车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26297.html 1 3 “新能源”成为汽车消费“新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