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除了假期之外,最令孩子们期待的莫过于压岁钱了。每年春节,父母长辈都会给孩子压岁钱,过去,父母包个几十元的红包压岁钱,已经是十分开心了。而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时代的发展,孩子的压岁钱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不仅金额水涨船高,形式也愈发多样化。记者通过走访发现,无论金额多少、形式怎样,大家的压岁钱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饱含了长辈对晚辈的爱与祝福。
1
压岁,意同“压祟”,饱含长辈的祝福
压岁钱,又名压祟钱(“祟”就是不吉利的东西。古人借这个习俗来表达来年不要有任何不吉利的事情发生)。记者了解到,传说压岁钱是为了压邪祟。除夕夜吃完年夜饭,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以祝福晚辈平安度岁。
压岁钱是孩子新年最盼望的礼物。压岁钱相传起源较早,但真正在全国范围流行是在明清时期。古代的压岁钱有特制钱与一般通行钱两种。特制的压岁钱是仿制品,它的材料或铜或铁,形状或方或长,钱上一般刻有“吉祥如意”“福禄寿喜”“长命百岁”等。压岁钱,有直接给予晚辈的,有的是在晚辈睡下后,放置其床脚或枕边。压岁钱本来是祝福的意义。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汉族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朝诗人吴曼云在《压岁钱》中写道:“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由此看来,压岁钱还牵系着一颗颗童心,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小时候,每年最期待的就是收压岁钱,现在自己有了下一代,也从收压岁钱的变成了发压岁钱的。”市民张小姐表示,虽然每年给晚辈压岁钱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是心里很是开心,“看到自己和亲戚家的孩子都健康成长,就是最开心的事了,压岁钱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也是一种爱的传承。”
2
贵金属、保险单,压岁钱形式越来越多
“孙子出生之后,我每年都会送50g黄金,等到孙子20岁的时候,就有1000g黄金了,到时候他也上大学了,可以让他自己决定怎么处理。”李先生自己经营了一家公司,他告诉记者,孙子每年生日他都会包红包,过年时候就想送点不一样的,“过年时候亲戚都会给红包,我送黄金比较特殊,等到孩子上大学的时候,这些存着的黄金也是一笔不小的金额了,到时候,他可以继续放在家里,也可以到时候买车、买房,也是变相为他存钱。”
刘阿姨和李先生有同样的想法,“还没退休的时候就会每年买点黄金,那时候金价也不是太贵,现在退休了,之前存的黄金正好可以用来给孩子当压岁钱。”她告诉记者,工作的时候每年都会买100g黄金,一直存在银行里,现在每年可以直接申请提取,“孩子结婚、买房,我们积蓄也用得差不多了。之前存的黄金正好派上用途,也不会给我们的退休生活造成负担,也是对孩子很好的祝福。”
除了贵金属,用年金、教育金等保险作为压岁钱的也不少。吴先生自己就是保险从业者,他说:“我孩子出生后,家里老人每年都会包大红包,孩子还小,也用不到这么多钱,我和妻子就决定不给孩子红包了,每年交保险,交到成年,等他上大学和结婚的时候都能取出一笔钱,这样也很有意义。”吴先生表示,现在很多客户都会选择给家里晚辈在出生时买一份保险,每年的保费作为压岁钱或生日礼物,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存钱,同时也是一份保障。
3
形式多种多样,不变的是长辈的爱
“我们小时候压岁钱都不多,爷爷奶奶给两百元感觉已经‘顶天’了,一般都是五十元、一百元。”80后吴小姐告诉记者,“那时候拿到压岁钱,百元大钞都是给爸爸妈妈,零钱就自己拿着,用来买烟花炮仗还有零食,和兄弟姐妹们一起玩。”回想起以前过年时的情景,吴小姐历历在目。她表示,现在自己也有了孩子,现在孩子的压岁钱比自己小时候要多得多,“有时候亲戚家几个小孩还会在一起比谁的压岁钱多,这几年我们都有意减少了压岁钱,就给几百元意思意思,正好也树立孩子的理财意识。”
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市民袁先生,他表示,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福,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平安。“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长辈给红包都是大几千甚至上万,其实孩子也不需要这么多钱,而且这么多钱对长辈也是一种负担。”这几年,袁先生都会要求长辈少给点,或者买个小礼物就行,“钱多少和形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长辈的心意孩子能感受到就足够了。”
“现在有微信红包,更方便了。”周阿姨说,每年家里亲戚晚辈来,都要提前去银行取钱,准备红包,也有点不方便,“有时候忘了去银行,亲戚来了就比较尴尬,现在有了电子支付,直接在家庭群里发红包,一人一个,既方便,也很热闹。”
(单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