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古人的春游 2024年03月22日

□ 刘中才

春天不仅是读书的好时节,而且也是游乐的好月令。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有春游习俗,当时叫做探春。《诗经·郑风》里记载“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在东门外,俊男靓女络绎不绝,如织如簇。

魏晋以后,踏春之风空前盛行,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作为外出春游的日子固化下来,称为“上巳节”。彼时,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大人孩子纷纷穿上轻薄的春装,到山间幽谷里,或是采摘兰草,或是逐水嬉戏,或是抚琴宴饮,民间还将这一天作为革故鼎新、拔除旧日不详的礼仪。《后汉书·礼仪志》中记有:“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洁”,后人将这种祭祀方式叫做“春禊”。

古人春游重在游乐,因此,各种玩耍方式也是林林总总,好不热闹。放风筝便是其中的一种。古人相信风筝可以放走“晦气”,因而会在风筝上写入自己或家人的名字,待放飞风筝后,剪断牵线让风筝飞走,祈求天赐好运。此外,男孩子聚在一起踢蹴鞠,女孩子拥簇着荡秋千,文人墨客流水曲觞,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蹴鞠源于春秋战国,兴盛于唐宋,陆游在《晚春感事》中说“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李白、王维、刘禹锡也多次将蹴鞠写入诗中。荡秋千则流行于女性之间,《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十分普遍,元代以后还将清明节定为秋千节,延续至今,深受妇女儿童喜爱。春游时放松筋骨,玩乐之余,文人墨客坐在水边,拥炉煮茶,饮酒作诗,《兰亭集序》便是书圣王羲之描绘春游聚会的名篇佳作。

除此之外,古人春游还会带上各种吃食,搭起帐篷,围炉烧烤,《浮生六记》就曾记载古人外出携带食盒,边饮酒边谈笑,吃饱喝足后再打一场马球的经历。1978年发掘的西安韦氏家族墓室,出土过一幅宽3米多的宴饮壁画,描绘的便是盛唐达官贵族郊外游玩飨宴的场面,其中的美味佳肴、饮品果蔬,琳琅满目,令人咋舌。

细细数来,古人春游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正如白居易在《春游》一诗中说的那样: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