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因为山就在那里 ——电影《攀登者》观后 2019年11月01日

□ 李仙云

董卿在厦门大学演讲时,讲到从1920年到1924年,屡次挑战珠峰的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当《纽约时报》问他为什么要攀登珠峰时,他回答:“因为山就在那里。”这是一个关乎信仰与尊崇内心选择的话题。在影院,看到“攀登者”凭借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登顶珠峰,那么多鲜活的生命在珠峰折戟沉沙,查阅资料才明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原来攀登绝非逞匹夫之勇,它关乎国家的尊严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珠峰的归属。

当别国只因自己第一个登上了珠峰,就叫嚣着独占珠峰,还荒谬地大放厥词,中国人根本就没登上过珠峰,何以与他们竞争。1960年,“举全国之力,以国家的名义”,终于组建了中国登山队,这批国之勇士在那个“飞鸟也无法逾越”的珠峰上,历经艰难,你倒下了,我冲上去,只剩下最后的三位勇士突破重重艰险,征服了北坡那条“死亡之路”,终于登顶珠峰。也是在次年签订了边界条约,正式确定珠峰北坡为中国领土。而《攀登者》这部惊险不断、荡气回肠的影片,就是在还原这段历史。

影片中,最让人心情压抑和沉重的,就是第一次登顶珠峰时方五洲在危难一刻弃相机保同伴曲松林的命,没有“留痕”,他们遭到国际媒体继而是自己同胞的质疑,为此方五洲忍受屈辱将自己“封闭”在锅炉房,也放弃去追求心中那份至爱。即使处于人生低谷,他依然苦练功夫,只期盼再次登峰。曲松林为冲顶珠峰失去了半个脚掌,面对所有质疑,他默默地驻扎营地15年,对诡异多变的珠峰天气,他了然于胸,只为不惜一切再次登顶。

1975年,当他们再度携手带队登珠峰时,同样的遭遇再次重演,年轻的队长李国梁在身体不断下坠怕拖累同伴,他毅然做出抉择,留下了影像器材而让自己坠下万丈深渊。一直耿耿于怀怨恨方五洲不该选择救自己而丢掉宝贵的“留痕资料”,但看到李国梁的尸体,他终于懂得“人命关天”,拿队友的命换取登顶成功,那是一种怎样锥心刺骨的“痛”啊!

影片中方五洲与徐缨那段真挚而隐忍的爱情,被很多观众视为“画蛇添足”,可我觉得,这是最揪扯人心的,英雄也是血肉之躯,也有儿女情长。方五洲被下放锅炉房,徐缨说她想为他做些什么,即使珠峰对她是地狱,但那对心爱的人,却是天堂。为此,十多年后,已在国外深造成气象专家的她,毅然追寻方五洲的脚步来到登山队,为他们提供气象服务。严重的高原反应,极其恶劣的气候,她终于拼了命助心爱的人完成了今生最大的心愿,当大家登顶成功,徐缨却因严重的肺气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问及为何要攀登珠峰,方五洲回答学生:“人类探索世界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每一次攀登都伴随着牺牲,但看到英雄们像一座座丰碑登上珠峰,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之巅迎风飘扬,相信亿万中国人都会万丈豪情,因为他们用不屈的毅力在向世界宣告,什么是“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