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2日
第04版:镇江年中报

深化敢拼善为 持续争先进位

丹阳:为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贡献丹阳力量

今年以来,丹阳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有力应对复杂严峻形势,苦干实干、敢为善为,重点工作取得扎实进展,各项事业迈出坚实步伐。

集中精力优产业质态。始终把经济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聚焦重点指标、重大项目、重要工作,健全制度化推进机制,出台系列政策文件,丹阳经济保持稳中奋进的发展态势。今年1-6月,预计GDP增长高于镇江平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6亿元,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增长6.5%,其中制造业投资88.4亿元,增长11%;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011亿元,增长4.3%;规上工业总产值894.6亿元,增长1%;进出口总额127.7亿元,增长4%。开展重大项目攻坚行动,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30亿元以上项目1个。三峡光伏、冈田智能装备、苏南储备粮基地等省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镇江市级重大项目开工率超85%,完成投资超序时。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家,优质中小企业入库176家,眼镜及视光学产业集群入围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举办新生代企业家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实施科技创新引领服务产业创新行动,嫁接北京、上海等地创新资源,达成合作150项,高新技术创新园连续四年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优秀等次。

稳健有力抓城乡统筹。积极践行“城市经营”理念,在重点片区、基础配套等领域,与中交、中铁建、省环保集团等央企国企高频次对接洽谈,借市场之力补发展之短。优化外联内畅交通格局,G233丹阳段、丹金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前期工作和丹延线等县道大中修工程有序推进。开展城市有机更新,京杭运河城区段景观提升工程、香草路西延滨河景观项目开工建设,一批老旧小区改造、绿化景观建设及路域环境整治初见成效。高标准推进重点片区建设,开发区生态新城水环境综合整治进场施工,眼镜城片区运河1958文化园站前广场对外开放,视光总部园、商业街B段等主体竣工。聚力乡村产业振兴,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27个,完成投资14.1亿元。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以“四联四治四美”实现常态化治理,有序推广积分制、“小菜园”等创新做法,实施22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5个省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建成48公里生态河道,农村环境更加靓丽。

全面发力固发展底板。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力推动省安全生产巡查反馈问题整改,强势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厂中厂”“园中园”专项整治、住宅小区消防安全整治等五大专项行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高标准整改第二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26项问题全部制定整改举措,部分问题已整改到位,42件交办信访件已办结20件。抓好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排定总投资18.5亿元的4大类项目,系统开展“厂网站河”一体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重点任务,13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优Ⅲ比例达100%。扎实推进平安丹阳、法治丹阳建设,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海外法律服务中心,深化“精网微格”工程,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尽心尽力促民生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体推进民生“七有”各项工作,40项人大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率超80%。紧扣稳就业保民生主线,常态化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城镇新增就业4600人,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7300余人。实施医保基金常态化监管,推动长护险制度落地落实。优化教育资源供给,省丹中通过省高品质示范高中现场评估验收,吕叔湘中学迁址新建等工程按序时推进,马相伯初级中学(含幼儿园)投入使用。深度对接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人民医院、中医院与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等建设医联体和工作室,全方位引入专科专家,让群众就近享有高质量医疗服务。稳步推进双拥优抚,持续深化大救助体系建设,做细基本养老、助残等服务,新改造提升6家老年助餐点,民生保障底色更加厚实。

下半年,丹阳市委将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4+1”重大任务,按照“科技创新策源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高地、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先行地”的定位,抓实“八个强化”、激活强劲动能,奋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做示范,使新质生产力成为丹阳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

强化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以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为统领,持续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做强创新主体,鼓励鱼跃、天工、图南等创新型领军企业、链主企业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破解一批制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的痛点堵点。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升高”“高升强”支持力度,力争年内有效高企超400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500家。做特创新平台,积极对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资源,支持细分行业龙头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力争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6家以上。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构建“多链条多院所多模式”创新成果转化体系,有序启动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等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推动更多实用型创新成果在丹阳落地转化。做优创新生态,完善“人才新政”,深化“政研企”合作,拓展大学生“聚丹”计划,加大产业工人培养力度,打造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常态化举办“高企融资服务直通车”“科技金融进孵化器”“绿色、数字金融研修班”等活动,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

强化产业焕新。把产业深度转型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着力提升丹阳在长三角产业版图中的位势和能级。前瞻布局新兴产业,重点推动大健康产业向脑健康领域延伸,把握慧创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和治疗的核心优势,发挥“全国首台(套)”引领作用,加快促成慧创与北理工联合攻关研制“光电精神状态评估系统”。组建脑健康产业工作专班,编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引进更多上下游创新力量、配套企业,打造脑健康产业发展高地。深度激活传统动能,制定“两新”工作“1+N”政策体系,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加大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支持力度,辅导240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线上自评估,新增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工厂)6家,完成“上云”企业30家以上。加快拓展融合业态,重点深化“制造+服务”融合发展,支持仅一、天宏、琦瑞等优质企业,以制造实力、市场优势吸引高端人才团队、研发资源,进一步提升整体解决方案制定能力、全生命周期管理赋能水平,做强品牌、抢占市场、提升能级。引导冈田、锃道研磨等装备制造企业向“制造+服务”延伸拓展,向智能化、服务化、高端化加速迈进。

强化项目攻坚。毫不动摇攻坚重大项目,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支撑。提高招引效率,紧紧围绕“4+3+1”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动态更新产业链图谱,精准对接引进一批有利于补短板、锻长板、育新板的优质企业。发挥丹阳发展促进会及重点地区分会作用,与驻外招商机构、企业在外办事处联动出击,灵活开展驻点招商、乡贤招商、产业链招商,全力突破一批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提高投入效益,健全项目招引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全流程跟踪服务机制,高效做好要素保障、审批服务,重点提升70个省、镇江市级重大项目列统投资率,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列统、早竣工、早入规。提高承载效能,打好“两区四园”整合增效总体战,全力做实“六个统一”、扎实抓好“十项任务”,重点推动开发区、高新区在省市开发园区考核中进位提升。统筹打好力合、标龙、万洋等市场化园区提质增效突破战,打好闲置低效用地和厂房盘活增效攻坚战,让每寸土地都成为高质量发展沃土。

强化绿色转型。突出生态优先导向,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绿色动力、生态活力。减轻环境负荷,全力抓好第二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26个问题、太湖专项督察交办的13个问题和42件信访交办件整改,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抓好钢铁、砖瓦窑、铸造等行业整治,集中力量解决一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做靓生态底色,更大力度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统筹实施涉磷企业和入河(湖)排口整治,深化与省环保集团合作,加快推动一批水环境治理重点项目落地,补齐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及农污治理率偏低“两个短板”,探索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特色模式,确保13个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100%。提升环境容量,前瞻应对欧盟征收“碳关税”外部变化,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发力。深化能源结构调整,紧抓绿色电网改造契机,积极推进扬镇直流二期工程建设,稳步实施三峡渔光互补、茶光互补等市场化并网光伏项目,新增屋顶光伏发电容量50兆瓦以上,持续提升绿电供给水平。

强化改革开放。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激发内部潜能、集聚外部资源,全力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释放改革赋能效应,聚焦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大胆探索、争取试点,系统推进65项重点改革任务,形成一批有特色、有成效的改革成果。持续发挥人大监督优势,加大国有闲置资产、各类闲置资源盘活力度,切实提高资产、资源使用效益。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体改善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补齐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短板,全力建设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更大力度抢抓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机遇,高效运行上海飞地孵化器、北京人才驿站,加快南京、武汉等地科创飞地布局。发挥新材料产业园、鹤溪机电产业园“桥头堡”作用,主动拥抱苏锡常、深度融入长三角。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放大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省级公平贸易工作站作用,鼓励鱼跃、天工、沃得、肯帝亚等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推动大健康、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供应链。发挥国药作用,加强与新加坡嘉实基金等对接合作,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引进更多优质外资项目。用好招商引资及开放型经济工作四项机制,启动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推动外资外贸高质量发展。

强化城乡统筹。坚持宜居宜业、精致精美理念,持续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宜居环境。聚焦外联内畅,推动G233丹阳段、丹金高速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6条县道大中修和145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打造重点片区,有序推进开发区生态新城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眼镜城片区产业导入和整体运营,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和危房解危试点。厚植文化底蕴,改造升级西门大街历史街区,新建、提升齐梁及眼镜博物馆、教育名人文化馆,优化大运河沿线综合环境、服务业态。聚焦水晶山、九里、眼镜城三大片区,力争重大文旅项目落地开工,全方位提升城乡配套功能、宜居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全力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有序建设长江中下游区域综合性试验站。持续打响“四联四治四美”品牌,深化积分制、“小菜园”等创新做法,推动花园村新型农村社区二期建设,建成一批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富民强村(第二阶段)帮促行动,优化“六个一”帮促、联农带农等机制,培育更多“新农人”,注入乡村振兴新活力。

强化安全发展。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全面筑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安全底板。抓实安全生产,聚焦省安全生产巡查反馈的19项问题、39个表现形式,紧扣道路交通安全、城镇燃气等突出问题,逐一推动闭环整改、销号落实。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有序推进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推动电动自行车、化工和危化品、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一件事”全链条整治,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智慧消防一键响铃、智慧烟感安装率,加速推进智慧消防大数据平台中心建设,全面构筑消防安全科技防线。保障粮食安全,坚持不懈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坚决遏制“非农化”“非粮化”,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高端农机设备应用,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强化基层善治。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追求,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基层治理体系。优化社会治理,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作用,实施“精网微格”提升工程,健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警网融合”协同处置机制,实现网格联动共治。建设平安丹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深化领导干部“三访三推动”活动,构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一体化格局。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社会治安重点问题排查整治行动,夯实平安稳定根基。兜牢民生底线,有序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和民生实事项目,管好用好相伯教育基金和齐梁卫生健康基金,加快省丹中、吕叔湘中学、中医院等重点民生工程建设,持续优化教育医疗资源供给。织牢社会保障网,加强养老托育机构和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城市社区助餐点和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改造提升计划,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山路崎岖半程过,奋蹄疾驰向顶峰。在省委和镇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丹阳市委将带领全市人民深化敢拼善为、持续争先进位,为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贡献丹阳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以优异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

2024-07-12 深化敢拼善为 持续争先进位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17728.html 1 3 丹阳:为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贡献丹阳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