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杉 本报通讯员 李媛
连日来,“镇江蓝”“水晶天”“最美日落”不断刷屏镇江人的朋友圈,蓝天白云的背后,离不开政企合力攻坚,更少不了我市企业的友好减排、绿色发展的付出与努力。
在国能江苏谏壁发电有限公司(下称谏壁电厂)的万吨码头,一个橙色的庞然大物格外显眼。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一大型设备就是国内首台基于荷电多相流技术的抑制尘卸船机,是公司团队和驻镇高校联合开发的针对码头卸船机械的抑尘装置。随着该设备成功投运,卸船机码头主要扬尘排放指标下降了90%,抑尘效果已达行业领先水平。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发电厂的应用,这项技术还推广到了散货码头、矿山等场景,含“新”量成功转化为含“金”量。
何为“荷电多相流技术”?谏壁公司燃料运维部主任颜敏介绍说,荷电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静电,把静电加在水雾上,让水雾具有更好的吸附作用,从而在喷淋过程中,让粉尘迅速集聚成团迅速沉降。而多相流则是研究气态、液态、固态物质混合流动的学科,技术应用多相流原理,使用风雾或水雾,将无组织排放的粉尘集聚在有限空间内,使其得以迅速沉降。项目结合了喷雾除尘和电除尘的优点,通过对液滴荷电并运动到粉尘当中,大幅缩短液滴与粉尘颗粒距离,充分发挥静电吸引作用主动捕集周围颗粒物从而提升捕集效率,切实解决了卸煤、输煤环节的粉尘问题。
“2021年3月1日,中国第一部流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开始实施,火电厂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高效实现煤炭超低污染接卸运输。”颜敏坦言,“保护法”的实施对谏壁电厂输煤系统降尘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厂区内原先采用在输煤系统,由于输煤系统的复杂性,无法实现作业区域全覆盖,抗风性不足,容易与粉尘一同随环境风扩散。为此,企业积极利用当地高校资源提升安全环保能力,与江苏大学合作推进科技项目“基于荷电多相流技术的电厂粉尘无组织排放控制和抑尘技术研究及应用”,在卸船机、输煤廊道上进行安装应用。
“静电+多相流”,创意妙招让企业输煤系统降尘效果有了显著提升。该项技术从源头上对扬尘进行治理,取代了二次收集、处理灰尘,根源除尘避免二次污染和二次处理,一次性地彻底解决问题。通过项目实施,煤炭转卸造成的无组织粉尘污染浓度可降低85%以上,同时具有能耗低、用水量少等诸多优势,对码头降尘、减轻环保压力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同时,企业团队还延伸发展了一套广泛应用于输煤系统物料转运的荷电多相流粉尘抑制方案,解决物料转运过程中无组织粉尘控制问题,通过技术创新手段,提升港口粉尘和废气防治。
颜敏告诉记者,据相关权威部门的现场的实测,该设备能有效减少现场粉尘,“国家标准为每立方米4毫克,上了这套设备以后,目前粉尘检测结果已经低于每立方米1毫克,粉尘抑尘量基本上达到了设计的标准,甚至优于标准。”团队也在对2.0版本进行探索,“迭代升级后的产品降尘效果更好、故障率更低、适应范围更广、抗干扰能力更强。”颜敏也对2.0版本满怀期待,“希望经过技术升级后,产品能在更广范围得到更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