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0日
第06版:绿色镇江

中船镇柴:数智赋能 打造远洋船舶绿色“中国心”

本报记者 陶立波

长江之滨,中船动力镇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镇柴)发动机组装试验车间内传来阵阵轰鸣,三台一层楼多高的发动机正在紧张地进行调试,预计今年下半年完成交付。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款双燃料发动机,是国内目前为止缸径最大的也是功率最大的双燃料发动机。”站在3台并列摆放的同型号发动机旁,中船镇柴首席专家靖海国博士自豪地介绍,这款发动机具有燃油消耗率低、排放低、维护成本低、噪声低的特点,适用于万吨级散货船、海洋工程船、大型集装箱船等。

动力系统是船舶的“心脏”,助力一艘艘巨轮在远洋航行。过去,这颗“心脏”大都依赖进口。现如今,中船镇柴的中速发动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这款型号为ML320DF的中速双燃料发动机更是为远洋船舶装上了绿色低碳的“中国心”。

“这款发动机采用微引燃技术,可以用1%的柴油,引燃99%的天然气。”靖海国介绍,这种技术复杂度非常高,需要克服双燃料发动机可靠引燃、燃烧稳定性控制、智能综合安保控制等多道技术难关。

中船镇柴历时10年的研发,经过反复迭代优化,成功实现了双燃料发动机的技术突破。与柴油发动机相比,采用微引燃技术的双燃料发动机其二氧化碳排放可以降低20%,氮氧化物排放降低70%,可以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最严格的排放标准。

在碳中和背景下,船舶不断朝着大型化、智能化、环保化方向发展,低碳航运船舶已成为国际海运市场及船舶动力行业新的战略制高点。公司副总经理沈建华告诉记者,中船镇柴保持每年8%以上的科技投入强度,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在低碳燃料发动机研发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款双燃料新产品刚刚上市,已经收获14台有效订单,总金额超2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让中船镇柴在市场上大显身手的,不仅有“看得见”的产品线,还有“看不见”的数字世界。

走进中船镇柴的加工车间,在看得见的产品线上,人机协同忙碌地赶制订单。看不见的数字世界,一座由数字孪生系统打造的“智慧工厂”已然成形。“我们在船用中速机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中,订单生产进度、设备运行状态、生产工序数据等,都在‘数字化制造执行系统’上实时反馈,从订单到交付全过程可视化。”沈建华说。

在组装车间现场,为中速柴油机制造量身打造的“脉动式生产线”已经投入使用。“目前我们的生产能力在每年360台左右,建设脉动生产线后可实现年产550台发动机。”中船镇柴技术中心生产设计科科长丁乐中介绍,新生产模式提升了效率,也提升了人员专业化作业、材料精准配送、生产数据实时采集等能力。

“大型机床‘无人值守’应用,也是车间智能化升级的成果。”丁乐中说,车间通过引入机床数字化联网系统、在线检测系统等,优化了人员机床配置,“现在,一个工人能同时操作多台加工设备,设备利用率从40%提升到70%”。

除了生产端,中船镇柴在产品交互等方面,也加快推动数智化转型升级。“客户不需要到现场,就可以完成交接和检验。”中船镇柴组装试验车间副主任尹建军介绍道,客户提交检验或交互申请,现场检验人员戴上AR眼镜,便可以远程进行零部件及装配过程的检验提交、调试试验过程的互动等。

“从行业来说,我们要做到引领船舶动力行业绿色发展,争创行业标杆企业。放眼整个江苏,我们要带动省内船舶海工产业升级迭代,增强海工供应链的安全和韧性。”沈建华表示,未来中船镇柴将始终坚守“智慧动力,实业报国”的企业使命,加快智改数转步伐、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精益管理力度,激发船舶海工产业新质生产力,加速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4-07-10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17338.html 1 3 中船镇柴:数智赋能 打造远洋船舶绿色“中国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