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4年07月05日
第09版:镇江周刊

100条研学线路背后

□ 华 翔

暑假到了,济南放了个大招,全市总动员,力推“‘泉’在济南过暑假”。为此,6月28日,济南还专门召开了“‘泉’在济南过暑假”系列活动工作部署会。会上,济南正式推出了100条研学线路。

研学游,大家并不陌生。早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提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此后,国家有关部门及各省亦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政策。我们的城市,2018年就有新闻《“研学游”成我市春季旅游亮点》。时至今日,研学已然成为当前大热的一个旅游业态,很多城市都在打研学旅游牌。但像济南这样能够一次推出100条研学线路,少见。所以,有必要去看看其背后。

济南的100条研学线路,分别有泉水文化、历史文脉、传统美食、自然生态、科技探索、艺术体验、体育健身、乡村振兴、工业科普和国防教育共10个主题,串起了济南大大小小传统新兴各式景点。研讨这些线路和相关介绍,我们发现了与通常的“把景点串起来就是线路”不一样的巧思。譬如,同样是古城老建筑研学,不同的线路,有民俗文化体验、有红色革命熏陶、有商埠古风感受……还有皆是工业科普研学线路,分别有专门感受大国重器的、有特别领悟“工匠精神”的,还有只是奔着“吃”去的食品特色工业研学……用济南话说,是十大主题、百条线路,藏着千个研学故事,而背后更有清晰的设计——“文化场景化、场景主题化、主题线路化、线路故事化”。

如此的巧思、设计和发展思路,不可能是短时间的拍脑瓜决策。进一步探究,我们还需要再拉高视野,再拉长视线。

拉高视野看山东。4月25日,2024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式在临沂举办,“见识齐鲁”研学旅游品牌同步发布。对此,中国网有文章《从“好客山东”到“见识齐鲁” 山东文旅品牌有多“卷”?》有特别分析。文章写道,研学作为一种深度旅游形态,其本质就在于,不仅要放松身心,而且要获得成长;不仅要看见风景,而且要学到知识;不仅要游历世界,而且要理解世界;不仅要拓展眼界,而且要沉淀智慧。“见识齐鲁”,就是突出和强调回到齐鲁大地,回望历史现场,回溯文化源流,回归民俗生活,把山东省定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开放式课堂、情景式课堂、全域化课堂,见证求证历史、体验体悟生活的行知课堂和见识课堂,以研学的方式,见识齐鲁大地为中华文明的演变所创造的智慧财富,行知山东省在新时代践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丰硕成果。

如是,再回看济南那100条研学线路,分明是清晰的顶层设计之下,基层的生动实践。在济南,顶层设计之后,还有以一座城市的努力来合力做。比如,还在“‘泉’在济南过大年”时,济南就专门成立文商旅体一体化工作专班,政府带头全市上下一起拼。这些,再一次验证了很多媒体说过的话:推动文旅发展,决不能只是个别部门和个别行业的事,必须升到一级政府的最高层面来顶层设计、全局统筹、合力推动。

拉长视线看5年。能搞研学的城市,一定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恰恰是5年前,2020年7月,济南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做强文化软实力。此后,连续三年,济南在市一级会议上均提到了“软实力”。 2022年3月调任济南工作的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坚持城市既定的发展战略,亦是全力推动“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

传承发扬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大处着眼,又须细部耕耘。时任济南市市长于海田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应媒体采访时说:“城市软实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塑成的,必须有历史耐心,保持战略定力,在充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做好战略谋划的基础上,制定阶段性目标任务,持续发力,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不断取得新的成效。”《澎湃新闻》曾有文章,专门讲述了济南是如何步步为营做文化、实现城市软实力跃升的,其题为《五步成诗化茧成蝶》。如是,方有了2022年以后,“以文兴城,以文塑城”,济南逐步显现焕然一新的城市文化软实力;也才有了这两年来,济南火出圈的文旅IP不胜枚举,丰富的千年“文化IP”资源,成为读懂这座城市的流量密码。

这样的大势之下, 100条研学线路的集中出现,包括这些线路背后的文化巧思、产业思路,也就是顺理成章自然而成的事情了。于是,想起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话:“要增强战略的稳定性,战略一经形成,就要长期坚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随意改变。”

咱中国,人文底蕴资源丰厚、有资格打造研学超级IP的地方,颇多。真心想抓住这个机遇的城市,或许可以去看看济南。

2024-07-05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16707.html 1 3 100条研学线路背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