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王俊鹏
“前两天雨水对田里的影响大不大?”“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后面要强化哪些管理?”7月3日上午,连绵的雨水暂歇,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队伍,前往镇江经开区和扬中市,指导农户稻田雨后管理,为秋粮丰产打牢基础。
在位于镇江经开区的镇江市粮食周年量质协同提升先行区,嫩绿的秧苗长势正旺。农技人员走进秧田,随机选取一株秧苗,拔出底泥,在薄薄的浅水层中洗去根部附着的泥土,拿到眼前仔细查看后说道:“这个根系还可以,长得很壮实,分蘖情况也好,看来没受到什么影响。”
说完,农技人员随手将秧苗重新栽回田里,并仔细询问起先行区负责人该田块的管理情况。
“我们先行区今年的水稻种植面积是14800亩,从6月11日开始插秧,秧苗苗龄控制在20-25天这个最佳时间段,栽插后,我们每亩施用了30公斤复合肥……”先行区负责人吕成飞如数家珍地报出了该地块的相关信息。
谈及前两天的连续降雨,他坦言,雨水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在水稻栽插期间下雨,有利于秧苗成活;但另一方面,雨水过多,也会导致秧苗黄弱。“总的来说,我们这地势不算低洼,没有因为短时强降雨造成严重积水现象,在田秧苗总体影响不大,目前生长正常。后续,我们将强化田间水肥管理,保持湿润灌溉,适时进行轻微搁田,防止秸秆产生的有害气体对水稻产生伤害。”
在扬中市新坝镇红联村,农技专家在一处田块边小声探讨着。从现场不难看出,这块田受到了雨水的影响,但好在经过及时排水处理,田间水层已恢复正常水平,但秧苗长势略有些“乏力”。
“这是我们新坝镇红莲村的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整个面积有200亩,前几天的短时间强降雨让这块区域出现了淹水现象。但通过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田间积水已顺利排出,将对水稻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新坝镇乡村振兴局农业科高级农艺师姚久宝说,下一步,两天以后,他们将按照每亩7.5公斤的标准施一次尿素作为恢复肥,帮助田间秧苗恢复;再过5-7天左右,施第二次分蘖肥,做到管理到位,保障秋粮丰产。
“针对前一段时间镇江连续阴雨的情况,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人员赴全市部分重点扶持大户的田间,开展现场技术指导与对接服务。从目前情况来看,此次连续阴雨的天气造成多雨寡照,对在田水稻整体长势存在一定的影响。”市农技推广站站长钟志仁表示,建议农户要做好水浆管理,确保透水露田。同时,针对前期大雨以后肥料流失的情况,补施一些速效的氮肥,促进秧苗的生长。此外,要抢抓接下来的晴好天气,因苗因时做好相应的水稻中期田管工作。
在扬中市三茅街道营房村,一片秧田长势正旺,由于种植时间早,秧苗“个头”已经有小臂高。按照水稻生长周期,这方田块即将进入“烤田”阶段,而这一阶段,对于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十分关键。
市植保植检站站长朱友理表示,受前期降雨影响,我市部分田块没有及时开展二次封闭,对于此类田块,农户要根据田间的草相和草龄及时开展封杀处理。如果田间杂草已经出苗,要选择具有封杀效果的除草剂,或者是将土壤封闭除草剂和茎叶处理除草剂合理混配使用。同时,要适时喷施吲哚丁酸、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黄腐酸、海藻素等生物刺激素,刺激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和自身的抵抗力,促蘖促壮,为秋粮单产提升打牢基础。